时间: 2025-04-24 06:3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33:57
原文展示: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白话文翻译:
清晨,我站在高登桥上,看到桥下的水流湍急,波涛汹涌。当我涉水过河时,感受到河边清晨的凉爽露气。我行走在淇园之中,天色还未破晓,只见到一抹残月的微光,伴随着杏花的淡淡香气。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字夏重,号悔余,晚号查田,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旅途中,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清晨行旅途中,通过描绘高登桥下的水流、河边的露气、淇园的清晨景色以及残月和杏花的香气,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高登桥下的水流、河边的露气、淇园的清晨景色以及残月和杏花的香气。诗中,“汤汤”形容水流急速,传达出清晨的生机与活力;“露气凉”则表现了清晨的凉爽与清新。后两句通过“天未晓”和“一痕残月”描绘了清晨的朦胧美,而“杏花香”则增添了一抹淡雅的香气,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旅途的淡淡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清晨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旅途的淡淡感慨。诗中,清晨的自然景色与诗人的行旅感受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高登桥下水汤汤”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桥下的水流急速 B. 桥上的行人众多 C. 桥下的水流平静 D. 桥上的风景优美
诗中“朝涉河边露气凉”表达了什么感受? A. 清晨的温暖 B. 清晨的凉爽 C. 清晨的热闹 D. 清晨的寂静
诗中“行过淇园天未晓”描绘了什么时间段的景象?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诗中“一痕残月杏花香”中的“一痕残月”象征着什么? A. 清晨的明亮 B. 清晨的朦胧 C. 清晨的热闹 D. 清晨的寂静
答案:1. A 2. B 3. A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