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04: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4:14
西风残照广川城,董相祠边感慨生。 官秩稍增秦博士,文章独辟汉西京。 醇儒岂以科名重,英主无如经术轻。 却笑武皇亲制策,牧羊牧豕尽公卿。
西风吹拂着残阳下的广川城,站在董相祠旁,心中生出无限感慨。 他的官职虽略高于秦朝的博士,但他的文章却独树一帜,超越了汉朝的西京。 真正的儒者岂会因科举名次而自重,英明的君主也不会轻视经学。 反倒嘲笑武皇亲自制定政策,结果让牧羊和养猪的人都成了公卿。
作者介绍: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字夏重,号悔余,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查慎行在游览景州董子祠时所作。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著名儒学家,对汉代儒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查慎行在祠堂边感慨董仲舒的学问和遭遇,表达了对儒学和政治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的赞颂和对汉武帝政策的讽刺,展现了查慎行对儒学和政治的深刻理解。诗中“西风残照广川城”描绘了傍晚的景色,营造了一种凄凉而感慨的氛围。“醇儒岂以科名重,英主无如经术轻”表达了对真正儒者的尊重和对英明君主的期望,认为儒者不应只看重科举名次,而君主也不应轻视经学。最后两句“却笑武皇亲制策,牧羊牧豕尽公卿”则是对汉武帝政策的讽刺,认为他的政策导致了不学无术的人也能成为高官,这是对儒学和政治的深刻批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董仲舒的赞颂和对汉武帝政策的讽刺,表达了对儒学和政治的深刻思考,认为真正的儒者不应只看重科举名次,而英明的君主也不应轻视经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西风残照广川城”描绘的是什么时间段的景色? A. 清晨 B. 中午 C. 傍晚 D. 深夜
“醇儒岂以科名重”中的“醇儒”指的是什么? A. 科举名次高的儒者 B. 真正的儒者 C. 英明的君主 D. 汉武帝
“却笑武皇亲制策”中的“武皇”指的是谁?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