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3:52
王安石的《上西垣舍人》原文如下:
共说才高世所珍,
诸贤谁敢望光尘。
讨论润色今为美,
学问文章老更醇。
赋拟相如真复似,
诗看子建的应亲。
仍闻悟主言多直,
许史家儿往往嗔。
这首诗表达了对才华横溢之人的珍视与敬仰。大家都说有才华的人在这个时代是难得的,谁敢与众多贤者相比呢?如今对文章的润色讨论被认为是美好的,而学问和文章的深厚则是经过岁月的磨练更加醇厚。赋诗的风格像是司马相如那样,确实很相似;而看诗则应与阮籍相亲近。听说悟主的言辞常常直率,许多史家之子却常常对此心怀不满。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推行新法,致力于政治改革。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质朴,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关注时政民生。
《上西垣舍人》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时期,正值他进行政治改革和文学创作的关键阶段。诗中体现了他对才华的重视,反映了当时文人之间的竞争与交流。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才华与学问的尊重和对当代文人的关注。诗的开头以“共说才高世所珍”引出主题,点明了才华的重要性,并通过“诸贤谁敢望光尘”表达出对优秀人才的敬畏与仰望。接下来的两句则深入探讨了对文章的润色与学问的关系,强调了岁月对文章深度的影响,暗示了真正的才华需通过时间的检验。
诗中提到的“赋拟相如真复似”和“诗看子建的应亲”则体现了王安石对古代文学大家的崇拜,他用此来比较当代文人,表现出一种文化传承的意识。同时,“仍闻悟主言多直”一句,可能暗示王安石对直言不讳的赞赏,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
整首诗在字句的对仗与意境的构建上都显示出王安石的才华,既有深刻的思想,又不乏文学的美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风格。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才华的珍视与对学问深度的认可,反映出王安石作为一位文人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他尊重优秀的文人,认为真正的才华应当经过时间的考验,展现出深厚的内涵。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古代文人?
A. 司马相如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子建”指的是哪位诗人?
A. 陶渊明
B. 阮籍
C. 李商隐
D. 杜甫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对历史的反思
B. 对才华与学问的尊重
C. 对政治的批判
D.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1. A;2. B;3. B
与王安石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强调了才华与志向,但更多表现出一种豪放与奔放的态度,而王安石则显得更加沉稳与内敛。这种风格上的差异反映出两位诗人在面对才华与人生时不同的心态与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