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2:33
《芰荷香(金陵)》
作者:朱敦儒 〔宋代〕
远寻花。正风亭霁雨,烟浦移沙。
缓提金勒,路拥桃叶香车。
凭高帐饮,照羽觞晚日横斜。
六朝浪语繁华。山围故国,绮散余霞。
无奈尊前万里客,叹人今何在,身老天涯。
壮心零落,怕听叠鼓掺挝。
江浮醉眼,望浩渺空想灵槎。
曲终泪湿琵琶。谁扶上马,不省还家。
远方寻花的情景。正值风和日丽,雨后初晴,烟波浩渺的江面上沙滩轻移。
缓缓驾着金色的马车,桃叶的芬芳在路旁随风飘荡。
在高处的帐篷里饮酒,映照着酒杯的晚日横斜。
六朝时期的繁华,山环绕着故国,绮丽的晚霞散落。
无奈在酒前的我,远在千里之外,感叹如今的人们又在何方,身心却已老去,漂泊天涯。
壮志已然消逝,怕听到重鼓声声的敲击。
江面上浮着醉眼,眺望那浩渺的天空,空想灵魂的渡船。
曲终时泪湿琵琶,谁来扶我上马,已不知何处是归家之路。
作者介绍:朱敦儒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作者通过描绘金陵的美景,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芰荷香(金陵)》是一首描绘风景和抒发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一个晴朗的雨后景象,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暗含了作者内心的惆怅。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逐渐转向对人生的感叹,尤其是对身世的无奈和壮志的消逝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几句则是情感的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归属的渴望,这种强烈的情感反映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与无助。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例如“烟浦移沙”表现出景物的变化;“曲终泪湿琵琶”则通过音乐意象表达情感的深邃。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乡的思念、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寻展开,情感真挚而深沉,给人以强烈的共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勒”指的是什么?
“远寻花”表示什么含义?
诗歌最后的情感转折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朱敦儒与李白的作品,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朱敦儒更多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豪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