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34
原文展示:
鹤绫三尺晓霞浓,送与东家二八容。 罗带绣裙轻好系,藕丝红缕细初缝。 别来拭泪遮桃脸,行去包香坠粉胸。 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
白话文翻译:
三尺长的鹤绫如晨霞般绚烂,赠予东家那位十六岁的佳人。 罗带与绣裙轻盈易系,藕丝般的红线刚刚缝合。 离别时用它擦拭泪水,遮掩着如桃般的脸庞,行走间它包裹着香气,落在粉嫩的胸前。 闲暇时缠绕在洁白的手腕上,为了你,我在池边折下芙蓉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字昭梦,福建莆田人。他的诗作多以咏物、抒怀为主,风格清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此诗可能是在一次宴会上即兴所作,用以赞美或赠予某位年轻貌美的女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宴会中,诗人为了表达对某位年轻女子的赞美或赠礼之情而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的美丽与纯洁,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美丽形象,通过“鹤绫”、“晓霞”、“罗带绣裙”等意象,展现了女子的服饰之美。诗中的“别来拭泪遮桃脸”一句,既表现了女子的娇羞,又隐含了离别的哀愁。而“无事把将缠皓腕,为君池上折芙蓉”则展现了女子的闲适与纯洁,以及诗人对她的深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女子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女子美丽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以及对女子的深情。诗中展现了女子的服饰之美、娇羞之态和纯洁之质,传达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对情感的珍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鹤绫”比喻了什么? A. 女子的服饰 B. 女子的面容 C. 女子的手腕 答案:A
“别来拭泪遮桃脸”中的“桃脸”形容了什么? A. 女子的手腕 B. 女子的面容 C. 女子的衣裙 答案:B
诗中的“折芙蓉”象征了什么? A. 离别 B. 美好与纯洁 C. 哀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