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月》

时间: 2025-08-09 00:05:30

诗句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

姮娥一只眉先扫,

织女三分镜未光。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05:30

原文展示:

新月 徐夤 〔唐代〕

云际婵娟出又藏,美人肠断拜金方。 姮娥一只眉先扫,织女三分镜未光。 珠箔寄钩悬杳霭,白龙遗爪印穹苍。 更期十五圆明夜,与破阴霾照八荒。

白话文翻译:

在云端之间,新月时而出现时而隐藏,美人为之断肠,向着金色的方向膜拜。 嫦娥的眉毛像新月一样先扫过天际,织女的镜子却还未发出光芒。 珠帘般的云雾中,新月像钩子一样悬挂在幽暗的云气中,白龙的爪印留在苍穹之上。 期待着十五的圆月之夜,那时月亮将破除阴霾,照亮整个世界。

注释:

  • 云际婵娟:指新月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 美人肠断:形容美人因新月的美丽而感动至极。
  • 拜金方:向着金色的方向膜拜,可能指太阳或金色的光芒。
  • 姮娥:即嫦娥,中国神话中的月宫仙女。
  • 织女:中国神话中的织女星,与牛郎星相对。
  • 珠箔:形容云雾如珠帘。
  • 杳霭:幽暗的云气。
  • 白龙遗爪:比喻新月的形状像龙的爪印。
  • 穹苍:天空。
  • 十五圆明夜:指农历十五的满月之夜。
  • 阴霾:指阴暗的天气或气氛。
  • 八荒:指极远的地方,泛指整个世界。

诗词背景:

徐夤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主题,风格清新脱俗。这首《新月》描绘了新月的美丽和人们对月亮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中融入了中国传统神话元素,如嫦娥和织女,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文化的底蕴。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新月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新月的美丽和神秘。诗中“云际婵娟出又藏”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新月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的景象,给人以美的享受。“美人肠断拜金方”则赋予了新月以情感色彩,仿佛新月的出现能引起人们的强烈情感反应。诗中运用了嫦娥和织女的神话形象,以及白龙的爪印等意象,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满月之夜的期待,寄托了诗人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唐代咏月诗。

诗词解析:

  1. “云际婵娟出又藏”:这句描绘了新月在云层中的动态美,婵娟指新月的美丽,出又藏则表现了新月的若隐若现。
  2. “美人肠断拜金方”:这句赋予了新月以情感色彩,美人的肠断表现了对新月美的极度感动,拜金方则可能指向太阳或金色的光芒,暗示新月的光辉。
  3. “姮娥一只眉先扫”:这句运用了嫦娥的神话形象,将新月比作嫦娥的眉毛,形象生动。
  4. “织女三分镜未光”:这句将新月与织女的镜子相比,暗示新月还未完全发光,但已显露出美丽的轮廓。
  5. “珠箔寄钩悬杳霭”:这句以珠帘般的云雾为背景,将新月比作钩子,悬挂在幽暗的云气中,形象生动。
  6. “白龙遗爪印穹苍”:这句以白龙的爪印比喻新月的形状,增添了神秘感。
  7. “更期十五圆明夜”:这句表达了对满月之夜的期待,圆明夜指满月之夜。
  8. “与破阴霾照八荒”:这句寄托了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破阴霾照八荒则表现了满月照亮整个世界的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姮娥一只眉先扫”将新月比作嫦娥的眉毛,“白龙遗爪印穹苍”将新月比作白龙的爪印。
  • 拟人:如“美人肠断拜金方”将新月赋予了情感色彩,仿佛能引起人们的强烈情感反应。
  • 对仗:如“云际婵娟出又藏”与“美人肠断拜金方”,“姮娥一只眉先扫”与“织女三分镜未光”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新月美丽和神秘的赞美,以及对满月之夜光明和美好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诗人展现了新月的动态美和文化内涵,寄托了对光明和美好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新月:作为全诗的核心意象,新月在云层中若隐若现,给人以美的享受。
  • 嫦娥:作为神话形象,嫦娥的眉毛被用来比喻新月,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 织女:作为神话形象,织女的镜子被用来比喻新月,暗示新月还未完全发光,但已显露出美丽的轮廓。
  • 白龙:作为神话形象,白龙的爪印被用来比喻新月的形状,增添了神秘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美人肠断拜金方”中的“金方”最可能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金色的光芒

  2. 诗中“姮娥一只眉先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更期十五圆明夜”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新月 B. 满月 C. 日出 D. 星光

答案:

  1. D. 金色的光芒
  2. A. 比喻
  3. B. 满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以月亮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徐夤《新月》与李白《静夜思》:两者都以月亮为主题,但徐夤的诗更注重月亮的美丽和神秘,而李白的诗则更注重月亮的情感色彩。
  • 徐夤《新月》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两者都以月亮为背景,但徐夤的诗更注重月亮的动态美和文化内涵,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月亮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徐夤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徐夤诗歌的背景和风格。
  • 《中国神话传说》:详细介绍了中国神话中的嫦娥和织女等形象,有助于理解徐夤诗歌中的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康裕卿潘象安管建初诸山人枉过雅集得云字 游南华寺 其二 游南华寺 其一 云谷书院题壁 藕花馆 灵洲晚眺 山中即事 登高台 石室纪游 同诸公马上望庐阁得城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疾手快 三点水的字 绞丝旁的字 主长 黄字旁的字 猪婆龙 示字旁的字 空空妙手 决易 成丧 包含泽的词语有哪些 曲尽其巧 包含湛的词语有哪些 贫无担石 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亲如骨肉 析骸而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