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校书往清源》

时间: 2025-04-30 18:30:23

诗句

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颔,

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30:23

原文展示:

送王校书往清源 徐夤 〔唐代〕 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白话文翻译:

南方贤侯期待德政之风,长途旅行仍借用九花骢马。 清亮的歌声早已贯穿骊龙的下巴,曾攀登过月宫中的丹桂。 杨柳堤边的梅雨时节已成熟,鹧鸪的叫声中麦田已空。 在吟诗台上若有人问起,我会告诉他关于蟠溪直钓翁的故事。

注释:

字词注释:

  • 南国:指南方。
  • 贤侯:对有德行的地方官的尊称。
  • 德风:德政之风,指良好的政治风气。
  • 九花骢:一种名贵的马。
  • 骊龙颔:骊龙的下巴,比喻珍贵之物。
  • 丹桂:月宫中的桂树,比喻高贵的地位。
  • 玉兔宫:指月宫。
  • 梅雨:指江南地区的梅雨季节。
  • 鹧鸪声:鹧鸪的叫声,常用来形容江南的景色。
  • 麦田空:指麦子已经收割完毕。
  • 蟠溪直钓翁:指姜太公,他在蟠溪钓鱼,等待时机出仕。

典故解析:

  • 骊龙颔:出自《庄子·列御寇》,比喻珍贵之物。
  • 丹桂曾攀玉兔宫:比喻曾有过高贵的经历或地位。
  • 蟠溪直钓翁:指姜太公,他在蟠溪钓鱼,等待时机出仕,比喻隐居等待时机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之笔。此诗是送别王校书前往清源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徐夤为送别王校书前往清源而作,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也隐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政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南方贤侯、长途旅行、清歌、丹桂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诗中“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一句,以江南特有的梅雨季节和鹧鸪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提到“蟠溪直钓翁”,则隐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政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国贤侯待德风,长途仍借九花骢。

    • 首句表达了对南方贤侯的期待,希望他能带来德政之风。
    • 次句提到长途旅行仍借用九花骢马,显示了旅行的艰辛和马匹的珍贵。
  2. 清歌早贯骊龙颔,丹桂曾攀玉兔宫。

    • 清歌贯穿骊龙颔,比喻歌声清亮动听。
    • 丹桂曾攀玉兔宫,比喻有过高贵的经历或地位。
  3. 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

    • 杨柳堤边的梅雨时节已成熟,描绘了江南的景色。
    • 鹧鸪声中麦田已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4. 吟诗台上如相问,与说蟠溪直钓翁。

    • 在吟诗台上若有人问起,诗人会告诉他关于蟠溪直钓翁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歌早贯骊龙颔”,将歌声比作贯穿骊龙颔的珍贵之物。
  • 拟人:如“丹桂曾攀玉兔宫”,将丹桂拟人化,比喻有过高贵的经历。
  • 对仗:如“杨柳堤边梅雨熟,鹧鸪声里麦田空”,对仗工整,意境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政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国:南方,象征温暖和繁荣。
  • 贤侯:有德行的地方官,象征德政。
  • 九花骢:名贵的马,象征高贵和珍贵。
  • 骊龙颔:珍贵之物,象征珍贵和美好。
  • 丹桂:月宫中的桂树,象征高贵和纯洁。
  • 玉兔宫:月宫,象征高洁和遥远。
  • 梅雨:江南的梅雨季节,象征江南的特色和时光的流逝。
  • 鹧鸪声:江南的景色,象征宁静和忧郁。
  • 麦田空:麦子已收割,象征时光的流逝和丰收的结束。
  • 蟠溪直钓翁:姜太公,象征隐逸和等待时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九花骢”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名贵的马 B. 一种珍贵的宝石 C. 一种美丽的花 D. 一种乐器

  2. “丹桂曾攀玉兔宫”中的“玉兔宫”指的是什么? A. 月宫 B. 皇宫 C. 寺庙 D. 书院

  3. 诗中提到的“蟠溪直钓翁”是指谁? A. 姜太公 B. 孔子 C. 老子 D. 孟子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同样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祝愿。
  • 李白《送友人》:以豪放的笔触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祝愿。

诗词对比:

  • 徐夤的《送王校书往清源》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以送别为主题,但徐夤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夤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
  • 《唐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唐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青溪 / 过青溪水作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送别 西施咏 渭川田家 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贼退示官吏 同题仙游观 宫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你死我活 和乐且孺 颠僵 风尘碌碌 亅字旁的字 民穷国困 猫头笋 有志者事竟成 分桃断袖 股市 梫木 犬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天结尾的成语 韋字旁的字 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