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43: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43:09
寄阁老刘舍人
梦寐江西未得归,
谁怜萧飒鬓毛衰。
莓苔生壁图书室,
风雨闭门桃李时。
得酒虽能陪笑语,
老年其实厌追随。
明朝雨止花应在,
又踏春泥向凤池。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梦中渴望回到江西,却因年老体衰而感到无奈和孤独。墙壁上长满了莓苔,书房显得荒凉,风雨中关上门,桃李的花期也已过去。即使有酒可助兴,实际上却对这种追随的生活感到厌倦。明天雨过天晴,花应该会绽放,而我又将踏着春泥,向凤池走去,寄托着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桃李”指的是春天的花朵,象征着青春和美好的事物。“凤池”常被用来象征理想的归宿或美好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擅长诗词、散文和议论,提倡诗词的自然流畅和真情实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欧阳修晚年之际,他因年老而感到身体的衰弱和精神的孤独,诗中流露出对往日岁月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梦寐江西未得归”开篇,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思念与渴望。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诗中不乏对自然的描写,如“莓苔生壁”和“桃李时”,在这一自然景象中,诗人隐约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无奈。虽然“得酒虽能陪笑语”,但老年的孤独与厌倦却难以驱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最后一句“又踏春泥向凤池”,既是对未来的期许,也是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一面。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衰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欧阳修
D. 白居易
“梦寐江西未得归”中的“梦寐”意思是?
A. 白天
B. 夜晚
C. 梦中
D. 醒来
诗中提到的“凤池”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理想的归宿
C. 现实的生活
D. 过去的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为对欧阳修《寄阁老刘舍人》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