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时间: 2025-04-26 14:58:57

诗句

惯作梁园座右宾,非惟管鲍亦朱陈。

自从石友幽明隔,谁访瑶妃寂寞滨。

花若无情还有恨,树犹如此况于人。

不知宋玉归何处,口诵招魂一怆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7

原文展示:

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二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惯作梁园座右宾,非惟管鲍亦朱陈。
自从石友幽明隔,谁访瑶妃寂寞滨。
花若无情还有恨,树犹如此况于人。
不知宋玉归何处,口诵招魂一怆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我对故人的怀念。曾经我常坐在梁园,享受像管仲与鲍叔、朱公与陈蕃那样的友情。自从与石友(指朋友)天人永隔,谁来探访这寂静的瑶妃之滨呢?花儿若没有情感,也会留下遗恨;树木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我不知道宋玉如今身在何处,只能口中念诵着招魂的诗句,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梁园:指古代名园,常被用作朋友聚会的场所。
  • 管鲍:指管仲和鲍叔牙,形容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 朱陈:指朱公与陈蕃,二人也是著名的朋友。
  • 石友:指石友的幽冥隔绝,暗指诗人失去朋友。
  • 瑶妃:指美丽而孤独的女子,象征寂寞。
  • 宋玉:古代著名的辞人,诗人用其名字表示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廷璧,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曾任官职。其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经过梅庵时,因怀念已故的好友而作,反映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开头两句以“梁园”中的友情作为引入,勾起了对过往的怀念。诗人通过“花若无情”与“树犹如此”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人情的复杂。即使是无情的花草也会留下遗憾,何况人呢?这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与广泛。最后一句提到宋玉,既是对古代文人的敬仰,也表达了对故友的无尽思念,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诗人在写作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与对仗,使得诗意更加丰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惯作梁园座右宾:常常在梁园中做朋友的座上宾。
    • 非惟管鲍亦朱陈:不仅是管仲与鲍叔的情谊,还有朱公与陈蕃的友情。
    • 自从石友幽明隔:自从与石友在幽明的两界分隔。
    • 谁访瑶妃寂寞滨:谁来探访这瑶妃般的寂寞海滨呢?
    • 花若无情还有恨:花若没有情感,也会有遗恨。
    • 树犹如此况于人:树尚且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 不知宋玉归何处:不知道宋玉如今身在何处。
    • 口诵招魂一怆神:口中诵念招魂的诗句,心中感慨万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和树比作人,突显人情的复杂。
    • 对仗:如“花若无情”与“树犹如此”形成鲜明对照,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追思与对逝去时光的感伤,反映了人情的脆弱与珍贵,具有深刻的人文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爱情和情感,传达出对无情的遗憾。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孤独,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 宋玉:作为历史人物,代表了对过往文人风采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梁园”象征着什么?

    • A. 朋友聚会的地方
    • B. 一种情感
    • C. 自然景物
    • D. 诗人的家
  2. 诗人提到的“石友”指的是?

    • A. 失去的朋友
    • B. 古代诗人
    • C. 自己
    • D. 自然界的事物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二月十八日过梅庵追怀主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涉及对友情与孤独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及情感倾向有所不同。刘克庄的诗更为沉重与感伤,而李白的诗则带有洒脱与豪放的风格。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真空寺怀蒙又上 其二 宿真空寺怀蒙又上 其一 雨中行二首 其二 雨中行二首 其一 茭道驿遇姚子卿 过诸暨口号 咏蝶 汴河 溪上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象结尾的成语 承风希旨 鹵字旁的字 断香零玉 无颜落色 姚黄魏紫 木楼 大汗淋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至字旁的字 交通员 赤字旁的字 入庠 有如白水 髟字旁的字 苹车 谷字旁的字 包含期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