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4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44:50
颍水箕山未脱然,
直须断尽世间缘。
野人曾被子朱轓涴,
不作天仙作地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认为自己应当断绝与世间的所有牵连。作者提到曾经有个野人被美丽的女子所迷惑,最终却不再追求天上的神仙,而是甘愿做地上的仙人。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作风格独特,常以豪放、深沉著称,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象及个人命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与感悟。诗中表现的隐逸思想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对世俗纷争的反感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罗湖八首》中的这首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头两句“颍水箕山未脱然,直须断尽世间缘”,诗人自述对世俗的厌倦,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排斥,渴望摆脱与世俗的牵连。颍水和箕山的意象,既指代地理位置,也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理想境界。
接下来的“野人曾被子朱轓涴”,则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揭示人性中的脆弱与迷失。诗人提到的“朱轓”,不仅是对美的描绘,也象征着世俗的诱惑,而“涴”字则透露出一种被迷惑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一句“不作天仙作地仙”,则是对理想与现实的较量。诗人最终选择“作地仙”,意味着对现实的接受,以及对平凡生活的珍视,表现出一种豁达的态度。这种情感的反转,恰恰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自我选择,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平凡生活的认可和珍视。
诗人刘克庄生活在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颍水箕山未脱然”中“未脱然”是什么意思?
A. 已经脱离
B. 尚未摆脱
C. 永远不离
D. 依然存在
诗中提到的“朱轓”象征着什么?
A. 真实的事业
B. 美丽的女子
C. 高尚的理想
D. 现实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