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十拍子 西京送春作》

时间: 2025-05-03 15:39:16

诗句

叵耐东风作恶,无端吹雨吹晴。

恼乱杨花千百朵,催啭黄鹂三两声。

寻春春已行。

等是良辰佳日,依前水秀山明。

短笛谁家歌一曲,不似当时韵最清。

何堪忆洛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5:39:16

原文展示:

十拍子 西京送春作
作者: 沈尹默 〔清代〕

叵耐东风作恶,无端吹雨吹晴。
恼乱杨花千百朵,催啭黄鹂三两声。
寻春春已行。等是良辰佳日,
依前水秀山明。短笛谁家歌一曲,
不似当时韵最清。何堪忆洛城。

白话文翻译:

这东风真是令人无法忍受,无缘无故地吹来吹去,带来阴雨和晴天。
惹得那成千上百的杨花纷飞,催促着几声黄鹂的啼鸣。
寻觅春天,春天却已离去。尽管今天是个良辰美景,
依然是水秀山明的风光。可是那短笛的歌声,
却不如当时的韵律清晰。怎能不让我怀念洛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叵耐:无法忍受。
  • 东风:春天的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杨花:指杨树的花絮,象征春天的景象。
  • 黄鹂:一种鸟,鸣声清脆,常被用来表现春天的生机。
  • 良辰佳日:美好的时光。
  • 短笛:一种乐器,象征着音乐和轻松的氛围。

典故解析:

  • 洛城:指古代的洛阳城,是文化与历史的象征,诗中提到的怀念之情表现了对往昔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尹默,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与散文,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抒发个人情感。沈尹默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失落,反映了春天的无常与人的情感纠葛,体现了社会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风的恶作剧和春天的流逝,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篇以“叵耐东风作恶”揭示了春天的多变与气候的无常,诗人用“吹雨吹晴”形象地展示了东风的任性,给人一种无奈的感觉。接着,诗人通过“恼乱杨花千百朵”与“催啭黄鹂三两声”,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短暂。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感叹“寻春春已行”,表达了对春天的追寻但最终只能感叹春已离去的无奈。尽管“良辰佳日”依旧,水光山色令人陶醉,但短笛的歌声却令诗人感到怀念,似乎在对往昔的美好时光感到失落和怀念。最后一句“何堪忆洛城”更是点明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无常,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叵耐东风作恶:春风本是带来温暖的,但此处却被形容为“作恶”,暗示了春风的任性。
  2. 无端吹雨吹晴:春风的无常,既有阴雨又有晴天,表现了天气的变化无常。
  3. 恼乱杨花千百朵:春风将杨花吹得四散,生动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4. 催啭黄鹂三两声:黄鹂的鸣叫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动听,增添了春天的生机。
  5. 寻春春已行:寻觅春天,却发现春天已经匆匆离去,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 等是良辰佳日:尽管是好日子,但春天的气息已经消失。
  7. 依前水秀山明:自然景色依然美丽,但缺少了春天的生机。
  8. 短笛谁家歌一曲:短笛的乐音让人想起往昔的欢乐。
  9. 不似当时韵最清:过去的韵律与现在的乐音相比,显得更加清晰动听。
  10. 何堪忆洛城:对洛阳城的怀念,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拟人:将东风形象化,赋予其“作恶”的性格,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如“吹雨吹晴”、“杨花千百朵,黄鹂三两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短笛”与“歌”对比,表现了对过去的怀念与现状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诗人通过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风:象征春天的到来和变化。
  • 杨花:春天的象征,表现了春意盎然。
  • 黄鹂: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短笛:音乐的象征,唤起对过去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叵耐东风作恶”中的“叵耐”是什么意思?

    • A. 轻松
    • B. 无奈
    • C. 欢喜
    • D. 忍耐
  2.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着什么?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 D. 秋天
  3. “何堪忆洛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怀念
    • C. 喜悦
    • D. 愤怒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描绘春天景象与战争带来的悲凉,感情深沉。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韦应物):表现春天的早期景象,意境清新。

诗词对比:

  • 沈尹默《十拍子 西京送春作》杜甫《春望》:两首诗都描绘春天,但沈尹默更侧重于春天的变幻与怀旧,而杜甫则强调春天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更强烈的历史感与忧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丰富了春天这一主题的表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 《沈尹默诗词集》

相关查询

子夜夏歌 子夜春歌 子夜变歌 子夜四时歌 其八 子夜四时歌 其六 子夜四时歌 其五 子夜四时歌 秋歌十八首 其一 子夜四时歌 其二十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五 秋歌之一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三 夏歌之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笔宝 火列星屯 文字旁的字 为天下谷 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隅结尾的成语 越吟 五抢六夺 金字旁的字 好好儿 瓦影龟鱼 戒结尾的成语 一字旁的字 顺序存取存储器 深宅大院 穴宝盖的字 赤字旁的字 峣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