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5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4:16
华山道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过午曾云未肯开,
暖寒村店竹初灰。
萧萧林响棠梨战,
晚恐阳山有雨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华山途中所见的景象。虽然过了正午,天空的云层却始终没有散开,村子里的小店里,刚刚开始升起的炊烟在温暖和寒冷之间摇摆。树林中传来沙沙的声音,仿佛是棠梨树在风中颤动。到了傍晚,远处的阳山似乎有来雨的迹象。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描绘了旅途中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奕,号石湖,晚号山民,宋代诗人、词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而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乡村生活和自然景色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华山道中》创作于范成大游历华山的途中,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以及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反映了他当时的心境与情感。
《华山道中》通过简单的语言和生动的景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环境的细致观察。诗的开头“过午曾云未肯开”,使用了时间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压抑的感觉,似乎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变幻天气。接着,温暖与寒冷的对比,通过“暖寒村店竹初灰”这一句,呈现出一种生活的温馨与自然的冷峻交织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眷恋。
“萧萧林响棠梨战”中,林间的声音似乎在诉说着什么,棠梨树的动摇与风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幽静又略显紧张的氛围。最后一句“晚恐阳山有雨来”则传递出一种忧虑感,晚上的降雨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预示着旅途的不确定性。在这首诗中,范成大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与心理感受的结合,展现出了一种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旅途中感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既有对乡村生活的眷恋,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体现了深厚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过午曾云未肯开”表达了什么?
“暖寒村店竹初灰”中的“竹初灰”指的是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更偏向于静谧的自然,而范成大则通过天气变化展示了旅途的不确定性与内心的感受。二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各自对自然的理解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