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5:07
鸦山凌晓度先锋,泣穴鼯鼪已灭踪。天子圣明知万里,归徕州下拆泥封。
在清晨的曙光中,鸦山巍峨高耸,前方的先锋队伍正在攀登。泣穴中的鼯鼪已经不见踪影。天子聪明明智,纵使千里之外,也能明察秋毫,返回徕州时将泥封拆掉。
作者介绍:岳珂(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其诗风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内容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创作于岳珂参与对边疆或地方治理的过程中,旨在表达对皇帝明智统治的赞美,以及对地方复兴的期盼。
本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政治意象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关心和对于统治者智慧的赞美。开头的“鸦山凌晓”描写了清晨的壮丽场景,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暗示着新生与希望。而后面的“泣穴鼯鼪已灭踪”则通过鼯鼪的消失,表现出对过去艰难处境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显示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接着,诗中提到的“天子圣明”则体现了对皇帝的敬仰,认为在他的治理下,国家的未来是光明的。最后一句“归徕州下拆泥封”则暗示着国家的重建与开放,象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整体来看,诗歌用自然景象映衬政治局势,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对统治者智慧的赞美,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子”指的是:
A. 皇帝
B. 文人
C. 士人
D. 将军
“泣穴鼯鼪已灭踪”中的“灭踪”意思是:
A. 消失
B. 出现
C. 隐藏
D. 追逐
诗歌中“归徕州下拆泥封”暗示了什么?
A. 国家分裂
B. 国家复兴与开放
C. 对未来的恐惧
D. 个人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