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52: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2:16
减字木兰花 其三
波娇鬓袅。中隐堂前人意好。不奈春何。拚却轻寒透薄罗。剪梅新曲。欲断还联三叠促。围坐风流。饶我尊前第一筹。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妩媚姿态,她的发丝轻柔飘动,正好隐藏在堂前,映衬出她的美丽和心情。然而,春天的轻寒却让人困扰,无奈之下,只能忍受这种微寒透过轻薄的罗衣。她在剪梅时吟唱新曲,虽然想要断绝与梅花的牵连,却又无法真正放下,三次反复的情感令她心绪难平。大家围坐在一起,风流潇洒的气氛中,希望我在酒桌上能占得第一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澄怀,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情感,风格清新婉约,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范成大成熟期,可能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文人雅集等有关,表现了对春天美好情感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
《减字木兰花 其三》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和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写女子的美丽和内心情感,展现了春天的妩媚与无奈。开篇以“波娇鬓袅”引入,勾勒出女子轻盈的形象,仿佛春风拂面,令人心生怜爱。然而,接下来的“不奈春何”则转入一种无奈的情绪,春天的轻寒让人感到不适,映衬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中“剪梅新曲”一句,既表现了女子对梅花的喜爱,也暗含了她对爱情的寄托。想要断绝却无法放下的情感,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情感冲突。最后,“围坐风流”则渲染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诗人在此描绘了文人雅集的场景,希望自己能在其中获得一席之地。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生情感的思考。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春天的美好和无奈,展现了在美丽的外表下,内心却有着复杂情感的矛盾。诗人在生活中追求美好,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种种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波娇鬓袅”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提到的“剪梅新曲”代表什么?
“欲断还联”是什么意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