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6:26
只馀三日便清和,
尽放春归莫恨他。
落尽千花飞尽絮,
留春肯住欲如何。
只剩下三天春天就要结束,
不要怨恨春天的离去。
千树花瓣已落尽,飞絮也散去,
春天若是无法留下,那又该怎么办呢?
本诗没有特别引用的典故,但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与情感体验。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宋代著名诗人,生于江西。杨万里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体现出浓厚的人文关怀。
《三月二十七日送春绝句》写于春末,正值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杨万里对春天的深情眷恋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开篇“只馀三日便清和”,用“只余”二字强调了春天即将结束的紧迫感,清和的天气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然而,接下来的“尽放春归莫恨他”则是一种释然,诗人劝慰自己与他人不要对春天的离去心生怨恨,体现了一种豁达的心态。
接下来的两句“落尽千花飞尽絮,留春肯住欲如何”,则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结束,千树花瓣纷纷落下,飞舞的柳絮也随之消散。诗人在此处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与惋惜,但同时又提出了一个反思的问题:春天若不能久留,我们又能如何呢?这令整首诗在感伤中带有一丝哲理的深度,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与人生的敏感和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珍惜与无奈,折射出一种人生哲学:珍惜当下,接受变化。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只馀三日便清和”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