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时间: 2025-04-30 05:22:43

诗句

刘郎已老。

不管桃花依旧笑。

要听琵琶。

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

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

国破山河落照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2:43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作者: 朱敦儒 〔宋代〕

刘郎已老。
不管桃花依旧笑。
要听琵琶。
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
多似浔阳江上泪。
万里东风。
国破山河落照红。

白话文翻译:

刘郎已经老了。
不管桃花依旧在笑。
我只想听琵琶,
在那重院中,黄莺啼鸣,寻找谢家的音容。
曲子结束,人已醉。
这情景让我想起在浔阳江上流泪的情景。
长长的东风吹来,
国破山河,夕阳映红了天空。

注释:

  • 刘郎:指年轻时的刘郎,隐喻青春已逝。
  • 桃花:象征春天和青春,尽管岁月流逝,春天依旧来临。
  • 琵琶:乐器,表示对音乐的向往和对往事的追忆。
  • 重院:指庭院深处,寓意幽静的环境。
  • 莺啼:黄莺的啼叫,表现春意盎然。
  • 谢家:指谢家的诗人,可能是对旧友的怀念。
  • 浔阳江:历史上著名的诗词地名,常与离愁别绪相关。
  • 国破山河落照红:表达对国家破碎的悲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词作著称。他的词风婉约,情感细腻,常常描绘个人的感受和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在国破山河的历史背景下,朱敦儒通过这首词抒发了个人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岁月的流逝与青春的逝去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深沉的情感基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刘郎的老去与桃花的笑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开篇的“刘郎已老”直白地揭示了诗人的年龄和心理状态,接着用桃花的依旧笑颜,暗示尽管个人的青春已逝,但自然依然生机勃勃。这种对比不仅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也暗含了对生命轮回的哲思。

“要听琵琶”一句,承载着对美好往昔的追忆,琵琶声中似乎有着无尽的情感流淌。重院中莺啼声声,伴随着音乐的回响,使得整个场景更显生动。这里的“谢家”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曲终人醉”则是对音乐带来的醉人效果的描绘,醉中让人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和情感之中,似乎隐含着对现实的逃避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后面的“多似浔阳江上泪”则让人倍感沉重,国破家亡的景象在诗人心中如泪水般挥之不去,令人感受到深切的忧伤。

这首词在抒情上层次分明,情感真实,既有对个人生命的感慨,也有对国家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敏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刘郎已老”:直接表明诗人对自己年华已逝的感慨。
    • “不管桃花依旧笑”:桃花的美丽与自身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
    • “要听琵琶”:表达对音乐的向往和对过去的追忆。
    • “重院莺啼觅谢家”: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充满思念的氛围。
    • “曲终人醉”:音乐结束,醉意中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
    • “多似浔阳江上泪”:借景抒情,浔阳江的泪水象征着失落与悲痛。
    • “万里东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国破山河落照红”:以悲壮的景象结束,直面现实的悲剧。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国破山河落照红”,将国家的破败与自然景象结合,增强了悲凉的情感。
    • 对仗:如“曲终人醉”与“万里东风”形成和谐的节奏感。
    • 拟人:桃花和莺鸣被赋予了生命,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词围绕对青春流逝的惋惜与对国家破碎的忧虑展开,体现了深刻的历史感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意象分析:

  • 桃花:象征青春、美好与生命的脆弱。
  • 琵琶:代表音乐、艺术与对往事的怀念。
  • 莺啼:春天的象征,传递出生机与希望。
  • 浔阳江:历史文化的符号,承载着离愁别绪。
  • 东风: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变迁。
  • 夕阳:暗示生命的终结与国家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刘郎已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青春的怀念
    • B. 对友人的思念
    • C. 对国家的忧虑
  2. “不管桃花依旧笑”中桃花象征什么?

    • A. 美好青春
    • B. 生命的脆弱
    • C. 过去的回忆
  3. “曲终人醉”意指什么?

    • A. 音乐的结束
    • B. 对现实的逃避
    • C. 情感的宣泄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浔阳江头夜送客》:白居易的作品,反映离愁别绪。
  • 《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李煜的词,表达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对比

  •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vs 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 两首词都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惋惜,但朱敦儒更侧重国家的破碎与个人的感伤,而李煜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往事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朱敦儒传》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自罢河南已换七尹每一入府怅然旧游因宿内厅偶题西壁兼呈韦尹常侍 题崔常侍济上别墅(时常侍以长告罢归,今故先报泉石) 伤大宅 八月三日夜作 江南谪居十韵 朝回和元少尹绝句 寄韬光禅师 醉中戏赠郑使君 时使君先归,留妓乐重饮。 和朝回与王炼师游南山下 十二年冬江西温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题此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慧利 麦字旁的字 大显身手 皮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台禁 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马印 一人高升,众人得济 初试啼声 米字旁的字 远天远地 骑从 包含屯的词语有哪些 未竟之志 春意盎然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