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2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24:34
《咏蝉》
作者:骆宾王〔唐代〕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客思深一作客思侵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不堪一作那堪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西边的蝉声在唱着,南方的冠帽下,我的思念愈发深沉。
思念的深度让我无法忍受,我的白发映在镜子里,难以对人倾诉心声。
露水重重,蝉儿飞不起来,风声多多,响亮的声音容易沉没。
无人相信我的高洁品德,谁来为我表达内心的情感?
骆宾王,字观光,号少游,唐初著名的诗人之一。他以骈文见长,作品融合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常常表达对理想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
《咏蝉》是在骆宾王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在异乡生活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通过蝉的吟唱,寄托了他对理想和高洁品格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
《咏蝉》通过对蝉鸣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抑郁。诗的开篇“西陆蝉声唱”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蝉声的夏日场景中,蝉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引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催化剂。接下来的“南冠客思深”则点明了诗人身处异乡的身份,南冠象征着他作为士人的身份和责任。然而,思念的深重让他感到苦闷与无奈,尤其是“玄鬓影”和“白头吟”,反映出他对人生流逝的感慨与对自身处境的无奈。
全诗通过对蝉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与内心的孤独,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最后一句“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更是将诗人对理想的孤独呼喊,表现出他内心的无奈与对世俗的失望。这种情感的深邃与真挚,使得这首诗在唐诗中独树一帜,成为了感人至深的经典之作。
整首诗以蝉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孤独的感慨,反映了他在贬谪生活中的无奈与思考。它深刻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面对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孤独感。
诗中的“南冠”指的是:
A. 一种帽子
B. 一种乐器
C. 一种食物
“无人信高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失望?
A. 自然
B. 人心
C. 理想
“露重飞难进”意指:
A. 蝉在飞翔
B. 蝉因露水重而难以飞起
C. 蝉在枝头栖息
《咏蝉》和《登高》均表现了诗人在逆境中的孤独与思考。骆宾王通过蝉鸣寄托思乡之情,而杜甫则通过登高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