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时间: 2025-04-26 06:21:23

诗句

邻家不识斗鸡翁,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

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芜上,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21:23

原文展示:

送王府张参军附学及第东归
—— 韩翃 〔唐代〕

邻家不识斗鸡翁,
闭户能齐隐者风。
顾步曾为小山客,
成名因事大江公。
一身千里寒芜上,
单马重裘腊月中。
寂寂故园行见在,
暮天残雪洛城东。

白话文翻译:

邻居家的人不认识我这个养斗鸡的老翁,
闭上门却能感受到隐士的风范。
我曾经在小山中走访,
成名是因曾为大江公做过事情。
我身处千里之外的寒瘠之地,
腊月里骑着单马,裹着厚重的皮裘。
故乡的景象依然在我的心中,
在暮色中看到洛城东的残雪。

注释:

  • 斗鸡翁:指养斗鸡的老翁,象征性地指代普通人。
  • 隐者风:隐者指隐居的人,风范意指其气质和风度。
  • 顾步:曾经走访,意指游历。
  • 小山客:指在小山中游玩的客人。
  • 大江公:可能指某位声望显赫的人,因事成名。
  • 千里寒芜:指远离故乡的荒凉之地。
  • 腊月:农历十二月,寒冷的冬季。
  • 寂寂:形容安静、孤独的状态。
  • 洛城:古都洛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翃(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字景仁,曾任职于王府,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含有深厚的情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张参军科举得第后,归乡途中,表达了对故乡、隐逸生活和个人经历的感慨。诗中体现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反映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淡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隐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我经历的反思。开篇以“邻家不识斗鸡翁”引入,展现了作者在邻里间的身份,暗示了他虽在斗鸡翁的位置,却有着隐者般的风范,体现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几句,以“成名因事大江公”表明了作者曾因某事成名,但在此并不以此为荣,而是将目光投向了过去的游历与经历,表现出一种对名利的淡泊。中间“单马重裘腊月中”则描绘了他在寒冬中独行的孤独与坚持,既是对外在环境的描绘,也是内心感受的写照。

最后几句“寂寂故园行见在,暮天残雪洛城东”,更是将思乡的情绪推向高潮,故园的景象在心中依然鲜明,尽管已是暮色苍茫,雪花飘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故乡及理想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士人的精神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邻家不识斗鸡翁:旁人的无知,象征着世俗对真正才能的忽视。
  • 闭户能齐隐者风:即使在闭门不出中,仍可感受隐者的气质,表明内心的追求不受外界限制。
  • 顾步曾为小山客:回忆过去的游历,体现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
  • 成名因事大江公:对名声的反思,尽管成名,但内心并无骄傲。
  • 一身千里寒芜上:身在远方的孤独与寒冷,表现内心的孤寂。
  • 单马重裘腊月中:艰难的旅程与坚韧的意志,冬日的寒冷与旅途的孤独结合。
  • 寂寂故园行见在:对故乡的思念,尽管身在远方,故园的景象仍历历在目。
  • 暮天残雪洛城东:描绘了深冬傍晚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斗鸡翁隐喻普通人,与隐者的风范形成对比。
  • 拟人:故园与故乡的景象被赋予情感,表现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对仗:全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如“单马重裘”和“腊月中”。

主题思想:

整首诗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经历与名声的反思,展示了唐代士人对人生理想和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斗鸡翁:象征平凡与世俗,反映对普通生活的自省。
  • 隐者风:隐士象征着追求内心自由与宁静,展现出作者的理想。
  • 大江公:代表社会名流,象征名利与权势。
  • 寒芜:象征孤独与苦闷,体现诗人的内心状态。
  • 残雪:代表过去的记忆与时光的流逝,寄托了诗人的思乡情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斗鸡翁”指代什么? a) 一种动物
    b) 养鸡的人
    c) 隐士

  2. “一身千里寒芜上”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孤独与寒冷
    c) 快乐

  3. 诗中描绘的故乡位于哪里? a) 洛城东
    b) 西山
    c) 大江边

答案:

  1. b) 养鸡的人
  2. b) 孤独与寒冷
  3. a) 洛城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李白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慨,但更多强调对理想的追求与豪情。
  • 杜甫的《登高》:表现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更为沉重,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曲鉴赏全书》

相关查询

捣练子 次南唐后主韵二首 其一 捣练子 喜秋 捣练子 捣练子 捣练子 忆梅 捣练子 捣练子 其二 春思 捣练子 其三 庐州光华寺旅怀 捣练子 捣练子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掠的成语 以进为退 遥羡 反己 诗国 貝字旁的字 龜字旁的字 任诞 川字旁的字 贻范古今 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竖心旁的字 覆鹿遗蕉 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语不惊人死不休 缶字旁的字 不言之言 上方宝剑 干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