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0:07: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0:07:19
次漕庾两使者绝句韵六首
作者: 刘克庄
向来储粟辅常平,
招鹤翁曾为证明。
可是者,邑人久不识弦声。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常常储粮以备平时之需的追忆,提到“招鹤翁”曾对此作出证明。然而,时至今日,乡里的人们却早已忘记了那美妙的琴声。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梦阮,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政治家,曾任职于地方,参与过多次政治活动。他的诗风清新,内容多涉及政治、民生等方面,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在此背景下反思过去的粮食储备与民众的生活状况,表达对传统美德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失望。
这首绝句通过对“储粟”的回忆和对“招鹤翁”的引述,展示了一个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利用“弦声”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对过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惋惜。诗中提到的“常平”不仅是对粮食制度的怀念,更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活安稳的渴望。
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从“储粟”的智慧到“邑人”对美好事物的遗忘,显示出对乡土文化的失落感。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传统的美德与生活方式被逐渐遗忘,诗人以此表达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传统文化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关注与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忧虑。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储粟”的意思是:
A. 储存粮食
B. 购买粮食
C. 消耗粮食
“弦声”在诗中象征:
A. 音乐的美好
B. 战争的声音
C. 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招鹤翁”是: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种音乐风格
C. 一种植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