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3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32:21
原文展示:
千顷平湖绿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楼前尽日闻歌笑,不啻秋风卷怒涛。
白话文翻译:
广阔的湖面绿波荡漾,城市中的人们尽情享受着奢华的娱乐。彩绘的船只竞相前行,如同江上的鹘鸟飞翔,青翠的山峰仿佛载着海中的巨鳌漂浮。堤岸边芳草如茵,裙带显得短小,桑树丛中的小路上,女子的发髻高高耸立。楼前整天都能听到欢歌笑语,其热闹程度不亚于秋风卷起的怒涛。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清明时节西湖的景色和人们的游乐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化繁荣,文人雅士常以诗词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清明时节,西湖景色宜人,人们纷纷出游,享受春天的美好,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一时节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四月清明时节西湖的美丽景色和人们的欢乐氛围。首联“千顷平湖绿一遭,空城游乐自奢豪”,通过“千顷平湖”和“绿一遭”描绘了湖面的广阔和四周的绿意,而“空城游乐自奢豪”则展现了人们尽情享受生活的奢华和豪放。颔联“画船争胜飞江鹘,翠巘都浮载海鳌”,运用比喻手法,将彩绘的船只比作飞翔的江鹘,青翠的山峰比作载着海鳌漂浮,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船只的竞相前行和山峰的高大。颈联“芳草堤边裙带短,柔桑陌上髻鬟高”,通过对女子衣着和发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人们的欢乐。尾联“楼前尽日闻歌笑,不啻秋风卷怒涛”,以夸张的手法,将楼前的欢歌笑语比作秋风卷起的怒涛,强调了热闹的氛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四月清明时节西湖景色和人们活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展现了自然美景的美丽和人们的欢乐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画船争胜飞江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对仗 D. 拟人
诗中“翠巘都浮载海鳌”中的“翠巘”指的是什么? A. 青翠的山峰 B. 彩绘的船只 C. 芳草 D. 柔桑
诗中“楼前尽日闻歌笑”表达了什么氛围? A. 宁静 B. 热闹 C. 悲伤 D. 忧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