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三月诣陈逋民》

时间: 2025-04-26 08:50:07

诗句

振衣凌晓色,霁野纵游韁。

莓润溪云重,春深山露香。

林幽风更细,院静日偏长。

曾是天皇外,相从识酒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50:07

原文展示:

三月诣陈逋民 蔡襄 〔宋代〕

振衣凌晓色,霁野纵游韁。 莓润溪云重,春深山露香。 林幽风更细,院静日偏长。 曾是天皇外,相从识酒乡。

白话文翻译:

清晨抖擞衣衫迎晓光,晴朗的田野放马驰骋。 莓果湿润,溪流上云雾浓重,春意盎然,山间露水散发着香气。 林中幽静,微风轻拂,庭院寂静,白昼显得格外漫长。 曾经在天皇之外,与友人相随,共同认识这酒乡的乐趣。

注释:

  • 振衣:抖擞衣衫,表示准备行动。
  • 凌晓色:迎接清晨的光色。
  • 霁野:晴朗的田野。
  • 纵游韁:放马驰骋,自由游荡。
  • 莓润:莓果湿润。
  • 溪云重:溪流上云雾浓重。
  • 春深:春意盎然。
  • 山露香:山间露水散发香气。
  • 林幽:林中幽静。
  • 风更细:微风轻拂。
  • 院静:庭院寂静。
  • 日偏长:白昼显得格外漫长。
  • 天皇外:指在天皇的统治范围之外。
  • 相从:与友人相随。
  • 识酒乡:认识酒乡的乐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的早晨出游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天皇外”可能指作者远离朝廷,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早晨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首句“振衣凌晓色”展现了作者抖擞精神,迎接清晨的姿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莓果、溪流、山露、林风、庭院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山野之中。最后两句“曾是天皇外,相从识酒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友人共享田园乐趣的愉悦心情。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振衣凌晓色”:作者抖擞衣衫,迎接清晨的光色,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2. “霁野纵游韁”:在晴朗的田野上放马驰骋,自由游荡,展现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3. “莓润溪云重”:莓果湿润,溪流上云雾浓重,描绘了春天的湿润和生机。
  4. “春深山露香”:春意盎然,山间露水散发香气,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气息。
  5. “林幽风更细”:林中幽静,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6. “院静日偏长”:庭院寂静,白昼显得格外漫长,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7. “曾是天皇外”:指作者远离朝廷,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8. “相从识酒乡”:与友人相随,共同认识酒乡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莓润溪云重”中的“莓润”比喻春天的湿润和生机。
  • 拟人:“林幽风更细”中的“风更细”赋予风以人的特质,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振衣凌晓色,霁野纵游韁”中的“振衣”与“霁野”,“凌晓色”与“纵游韁”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早晨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的“天皇外”和“相从识酒乡”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对田园乐趣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莓润、溪云、山露、林幽、院静、天皇外、酒乡。
  • 详细解释:莓润描绘了春天的湿润和生机;溪云重表现了溪流上云雾的浓重;山露香传达了山间露水的香气;林幽和院静营造了宁静的氛围;天皇外指远离朝廷的自由生活;酒乡代表田园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振衣凌晓色”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A. 消极懒散 B. 积极向上 C. 忧郁沉思 D. 平静安详 答案:B

  2. “霁野纵游韁”中的“霁野”指的是什么? A. 雨后的田野 B. 晴朗的田野 C. 雾蒙蒙的田野 D. 寒冷的田野 答案:B

  3. 诗中的“莓润溪云重”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干燥 B. 春天的湿润和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4. “曾是天皇外”中的“天皇外”指的是什么? A. 在天皇的统治范围之内 B. 在天皇的统治范围之外 C. 在天皇的宫殿之外 D. 在天皇的视野之外 答案:B

  5. 诗中的“相从识酒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C. 对田园乐趣的热爱 D. 对城市生活的厌倦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同样描绘了宁静的庭院生活,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蔡襄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蔡襄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寿道民祁太翁 寿李封翁 金陵欧林二君往省科试 挽戴南湾 申胥谏许越成 子革对灵王 子产论尹何为邑 吴许越成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祁奚请免叔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停滞不前 巢毁卵破 轻怜疼惜 言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下帐 局笮 爻字旁的字 酒谐 骨字旁的字 包含罢的词语有哪些 勇略 民变蜂起 磨嘴皮子 曳裾王门 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冉的词语有哪些 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