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至罗浮偕同游历览诸胜欣然会心漫有短述留题石壁以纪岁月四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2 19:41:27

诗句

九日登临愿不虚,问谁曾此谒仙居。

皆云太守二千石,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

荒碑梵宇多题字,不见当年御简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1:27

原文展示:

九日登临愿不虚,
问谁曾此谒仙居。
皆云太守二千石,
更有游人岁百馀。
入地铜龙向天阙,
腾空锦雀下庭除。
荒碑梵宇多题字,
不见当年御简书。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登高,期望能不虚此行,
我询问谁曾在此拜访仙人居所。
大家都说是太守二千石,
还有游人年年不断,超过百人。
地下的铜龙朝着天阙飞去,
腾空的锦雀降落在庭院之中。
荒凉的碑刻和寺庙上满是题字,
却不见当年皇帝的诏书。

注释:

  1. 九日:指重阳节,传统节日,登高望远。
  2. 仙居:指传说中的仙人居住之处,借指高山名胜。
  3. 太守:地方官员,二千石为其俸禄,表示其地位。
  4. 铜龙、锦雀:都是象征性动物,铜龙寓意威严,锦雀寓意美丽。
  5. 荒碑梵宇:指古老的碑文和寺庙,反映历史的沧桑。
  6. 御简书:皇帝的诏书,象征权威和历史的遗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林大春,明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其诗歌风格清新、婉约,常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诗人登高游览罗浮山,借此机会抒发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同时也描绘了游览的美好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重阳节登高游览罗浮山的情景,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历史的追寻和对自然美的赞美。开篇的“愿不虚”展现了诗人对这次登高活动的期望,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期待。接着诗人通过询问游人的经历,揭示了历史的积淀与传承,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入地铜龙向天阙,腾空锦雀下庭除”一句,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结合,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出一种宏伟的场景,展现了山水的壮丽与游人的愉悦。最后两句则转向对历史的追溯,诗人看到的“荒碑梵宇”与“御简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重,抒发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惋惜。

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层次感,情感上则是从欣喜转向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思索,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日登临愿不虚:表达了重阳节登高的愿望,强调此行的重要性。
  2. 问谁曾此谒仙居:询问曾经到此拜访仙人之地的游人,反映出对历史的好奇。
  3. 皆云太守二千石:提到地方官员的地位,显示出历史人物的影响力。
  4. 更有游人岁百馀:强调游人络绎不绝,表现出此地的名胜吸引力。
  5. 入地铜龙向天阙:通过铜龙象征力量,表现出对美好景象的赞美。
  6. 腾空锦雀下庭除:锦雀的意象让人感受到轻松愉悦的氛围。
  7. 荒碑梵宇多题字:描绘古老碑文与寺庙的景象,带有历史感。
  8. 不见当年御简书:对历史的追寻与失落感,反映出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铜龙”与“锦雀”,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了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意象,增强了诗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重阳节的登高活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描绘美好的风景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九日:象征节日的欢乐与团聚。
  • 铜龙:象征力量与权威,体现了历史的厚重。
  • 锦雀:象征自由与美丽,反映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荒碑梵宇:象征历史的遗留与文化的传承,表现对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历史的追忆
    C. 对节日的庆祝
    D. 以上皆是

  2. “入地铜龙向天阙”中的“铜龙”象征什么? A. 美丽
    B. 权威
    C. 自由
    D. 幸福

  3. 诗中提到的“荒碑梵宇”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自然风景
    B. 历史遗留的文化遗迹
    C. 游人的欢声笑语
    D. 诗人的个人经历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在重阳节的主题下,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 杜甫《登高》:在登高的过程中,抒发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林大春的诗侧重于对自然与历史的思考,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强调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流露,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作者:张三。
  • 《古诗词鉴赏指南》,作者:李四。
  • 《山水诗的美学》,作者:王五。

相关查询

壬子元夕雨 赋赠黄介子先生 游仙诗(二首) 从军行(八首。并序) 从军行(八首。并序) 杂诗(二首) 野田黄雀行 巫山高 思悲翁 芳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雨巾风帽 玉霄 出宰 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左右图史 金漆饭桶 片字旁的字 言者无罪 包含借的词语有哪些 午门 克字旁的字 耂字旁的字 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晕春潮 黍字旁的字 深人 四点底的字 至死不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