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台道中》

时间: 2025-05-01 06:57:50

诗句

滩声因雨急,山势向云斜。

橘绿谁能画,枫丹远似花。

舂锄怀浅水,郭索上寒沙。

渐听鸣梭近,林中三数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57:50

原文展示:

滩声因雨急,山势向云斜。
橘绿谁能画,枫丹远似花。
舂锄怀浅水,郭索上寒沙。
渐听鸣梭近,林中三数家。

白话文翻译:

滩涂上的水声因雨而急促,山的轮廓斜向云端。
橘子的绿意谁能描绘,枫树的丹红远看就像花。
在稻田里耕作,心中怀念那浅浅的水,
在城郭索道上,脚踩着凉凉的沙子。
渐渐地听到梭子声越来越近,林中只见三四户人家。

注释:

  • 滩声:水流或潮汐声,这里指雨水冲刷滩涂的声音。
  • :急促、急切。
  • 山势:山的形势、轮廓。
  • 橘绿:橘子的青绿色。
  • 谁能画:指画家难以描绘的美景。
  • 舂锄:耕作的工具和活动,这里指农民在田里劳作。
  • 怀浅水:怀念那浅浅的水,可能指田间的水田。
  • 郭索:指城郭的索道。
  • 鸣梭:织布机上的梭子声,寓意生活的忙碌和乡村的气息。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传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适(1051-1128),字德润,号澹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自然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

创作背景:

《天台道中》创作于洪适游历天台山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安宁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美。

诗歌鉴赏:

《天台道中》是一首描绘田园风光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雨后的滩声、斜坡的山势、橘子与枫叶的色彩、农田的耕作、城郭的索道,以及林中几户人家的生活场景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诗中运用丰富的色彩对比,橘绿与枫丹的鲜明对照,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巧妙,滩声、山势、橘绿、枫丹等词汇构成了一幅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图景,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艺术造诣。特别是最后两句,随着鸣梭声的渐近,给人一种生活的亲切感,仿佛能够听到乡村的日常琐事,体现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流露出诗人对人间真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滩声因雨急:雨水使得滩涂上的水声变得急促,传递了自然界的变化。
  2. 山势向云斜:山的轮廓在雨雾中显得斜向天空,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3. 橘绿谁能画:橘子的绿色美丽,令人难以用画笔描绘,强调了自然之美的无穷魅力。
  4. 枫丹远似花:远处的枫树红叶如同花朵,形象生动,展现了秋天的色彩。
  5. 舂锄怀浅水:在耕作中,诗人怀念着那片浅水的田地,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6. 郭索上寒沙:在城郭的索道上,脚下踩着凉凉的沙子,描绘了乡村的宁静。
  7. 渐听鸣梭近:随着时间推移,听到织布机的鸣梭声,传达出生活的气息。
  8. 林中三数家:最后提到的三四户人家,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简单和温馨。

修辞手法:

  • 比喻:枫丹远似花,通过比喻将枫叶的美丽与花相提并论。
  • 对仗:如“滩声因雨急,山势向云斜”,构成了整齐的对仗结构,使得诗句更加和谐。
  • 拟人:鸣梭声的描写,赋予了声音以生命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珍视,传达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滩声:象征自然的声音,代表生命的活力。
  • 山势:象征高远的志向与自然的雄伟。
  • 橘绿与枫丹:分别象征着春夏与秋冬,体现四季变换的美。
  • 鸣梭:象征着劳动与生活的节奏,展现乡村的日常。
  • 三数家:象征着宁静的乡村生活,传达出温馨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滩声因雨急”指的是什么现象? A. 风声
    B. 水声
    C. 鸟鸣
    D. 人声

  2. “橘绿谁能画”中的“橘绿”指的是什么? A. 橘子的颜色
    B. 橘子树的叶子
    C. 橘子的果实
    D. 橘子花

  3. 诗中提到的“鸣梭”是指什么? A. 编织布料的声音
    B. 织毛衣的声音
    C. 农田里的声音
    D. 餐厅的声音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山中问答》(王维):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与和谐。

诗词对比:

  • 《天台道中》《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前者更注重描绘乡村生活的细腻与宁静,而后者则突出对离别的伤感和对自然的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洪适相关的研究论文与著作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盏子·练月萦窗 高阳台(送翠英) 春夏两相期(寿谢令人)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摸鱼儿(寿东轩) 昼锦堂(荷花) 水龙吟(效稼轩体招落梅之魂) 洞仙歌(对雨思友) 如梦令 喜迁莺(金村阻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诸的词语有哪些 因循守旧 东奔西走 折文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驰命 结草衔环 相国 山醪 傲雪欺霜 風字旁的字 包含泼的成语 镂心鉥肝 水字旁的字 得寸进尺 马复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