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3: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3:53
泉溜古今同,临流万虑空。
采芝归绝嶂,添竹映疏丛。
影漾高秋月,声宜深夜风。
真清长在耳,何用抚孤桐。
泉水的流淌在古今之间是一样的,临近水流时万千思绪都变得空灵。
采摘灵芝后归来,回到那绝美的山峦,竹子在稀疏的丛林中映衬得更为清新。
影子在高秋的月光下荡漾,声音在深夜的风中显得格外和谐。
真正的清音常常在耳边响起,何必再去抚摸那孤独的梧桐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适(约1040年-1113年),字廷绪,号逢源,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及隐逸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洪适隐居山林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表现了道家的隐逸思想。
《石道士妙声堂》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全诗以泉水、竹林、月光等自然元素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在山水之间的闲适生活。在第一句中,泉水的流动象征着时光的永恒与无常,古今相通,令人在思绪中感受到一种超然的空灵。接着,诗人提到采芝归来的情景,表明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影子在月光下的荡漾和深夜风中的和谐声响,更是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意境。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对仗和意象的结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最后一句“何用抚孤桐”更是点明了主题,强调了心灵的宁静与对世俗的淡泊,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倡导一种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采芝”指的是哪种植物?
A. 竹子
B. 灵芝
C. 荷花
答案:B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的宁静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B
“影漾高秋月”中的“影”指的是什么?
A. 月亮的影子
B. 人的影子
C. 自然的影子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