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52
作者:陈锐 〔清代〕
馆梧霜叶秋飞尽,高城雁回初响。
半潦通桥,层烟冠石,吟屐萧萧孤上。
寒钟又放。送天末潮音,替人悲壮。
倚遍危阑,旧游谁共诉心赏。
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风咏地,空肃遗像。
土木移形,衣冠换目,时事几翻新样。
沈吟片晌。指吴会浮云,晚生千嶂。
待语西施,越丝愁细网。
在秋天的霜叶下,梧桐树的叶子纷纷飘落,高城上的雁阵开始发出初鸣。
半湿的桥面上,烟雾缭绕,覆盖在石头上,孤单的我在吟唱,鞋履发出萧萧声响。
寒钟再次敲响,送走天边的潮音,带来悲壮的情感。
我倚靠在高栏边,往日的游玩时光,谁能和我诉说内心的欣赏?
自古以来,文章流落,水亭风咏的地方,留下的只是一片苍凉的遗像。
土木搬迁,衣冠更换,时局变化几度新样。
我沉吟片刻,指向吴会那浮云,傍晚时分,万山重叠。
我想要对西施诉说,却被越国的细丝愁苦所缠绕。
陈锐,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合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首诗作于重游沧浪亭之际,表达了诗人对旧游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齐天乐 重游沧浪亭》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作。诗人在秋天重游沧浪亭,面对渐渐凋零的自然景象,感受到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开篇的“馆梧霜叶秋飞尽”,便将我们带入了一个萧瑟的季节,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诗中通过高城雁鸣、寒钟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悲壮的情感。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高栏边,旧游的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却无人分享。这种孤寂感在整首诗中弥漫,令人感同身受。
“文章流寓自古,水亭风咏地,空肃遗像”的一联,深刻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苍凉。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事的变幻,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思考。
最后,诗人以“待语西施,越丝愁细网”结束,既是对古代美人的追忆,也是对复杂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与丰富。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孤独与怀旧情感的深刻描绘。诗人通过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中“馆梧霜叶”意为什么?
“高城雁回初响”中“高城”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西施”象征着什么?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理解,读者能够更深入地欣赏陈锐的《齐天乐 重游沧浪亭》,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与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