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3:17
减字浣溪沙 其六
作者: 况周颐 〔清代〕
风雨天涯怨亦恩。
飘摇犹有未消魂。
能禁寒彻是情根。
月作眉颦终有望,
香馀心字索重温。
不辞痴绝伫黄昏。
这首词表达了在风雨飘摇的生活中,怨恨与恩情交织的复杂情感。即便经历了艰难困苦,内心的情感依然深厚。即使在寒冷中也能感受到那根深的情感。月光映照着眉头的皱眉,总有重聚的希望;若香气依然,内心的情感也在渴望重温。虽然痴情难绝,仍然愿意在黄昏时分静静地等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整体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在传统诗词中非常常见,展现了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情感的复杂性。
作者介绍: 况周颐(1640-1715),清代词人,其词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擅长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作者通过诗词展现内心的情感波动,反映出人们在动荡环境中的身心状态。
这首《减字浣溪沙 其六》以“风雨天涯”开篇,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在困境中对爱与怨情的深刻思索。前两句中提到的“怨亦恩”让人感受到矛盾的情感,尽管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但爱与怨交织着,共同构成了生活的复杂性。
接下来的“飘摇犹有未消魂”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表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内心对过去的眷恋仍然存在。通过“寒彻”来暗喻情感的根基,显示出在严酷的现实中,爱情依旧是生存的动力和依托。
在后半部分,月光的描绘不仅仅是自然景象的描摹,更是情感寄托的象征。月亮常常与思念、期待相连,暗示着对未来团聚的希望。在“香馀心字索重温”中,香气成为了情感的引子,重温意味着对往昔美好的渴望与追寻。
整首词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的起伏与自然的变化相互交织,展现了清代词人在细腻情感表现上的独特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展现了在动荡岁月中,情感的复杂性与深厚性。无论外部环境多么严酷,内心的爱与思念始终存在,表露了对爱情的执着与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怨亦恩”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只怨不恩
B. 恩重于怨
C. 怨恨与恩情并存
D. 无怨无恩
“月作眉颦”中的“眉颦”意指什么?
A. 高兴
B. 忧愁
C. 愤怒
D. 疲惫
诗人对过去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
A. 轻视
B. 期待重温
C. 彻底忘记
D. 绝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况周颐的这首词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均表现出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但李清照更显女性的柔情,而况周颐则展现了更为深沉的思考与坚韧。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