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九》

时间: 2025-04-25 10:13:18

诗句

剪绿裁红十四词。

迷花我合署樱痴。

花能惹泪怕花知。

安得蹑云飞绮梦,尽教浥露折繁枝。

三山立马艳阳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0:13:18

原文展示: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九
作者: 况周颐

剪绿裁红十四词。
迷花我合署樱痴。
花能惹泪怕花知。
安得蹑云飞绮梦,
尽教浥露折繁枝。
三山立马艳阳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花朵的绚丽与诗人的情感。词中提到剪裁花朵,带着对花的迷恋与痴情。花儿虽然美丽,却也能引发泪水,诗人似乎在担心花儿会明白自己的情感。诗人希望能像云一样飞翔,追寻美丽的梦境,尽情享受露珠滋润下的繁花。最后提到三山的艳阳,暗示春天的美好时光。


注释:

  • 剪绿裁红:指的是修剪绿色的植物和红色的花朵,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
  • 迷花我合署樱痴:诗人对樱花的迷恋,形容自己的痴迷。
  • 花能惹泪怕花知:花虽然美丽,但也引起了诗人的悲伤,诗人担心花会理解自己的情感。
  • 蹑云飞绮梦:希望自己能像云一样飞翔,追求美好的梦境。
  • 尽教浥露折繁枝:想要在露水的滋润下,尽情享受花的美好。
  • 三山立马艳阳时:描绘在阳光明媚的春天,三座山的景象。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况周颐(1840年-1907年),字仲明,号梦阮,晚号香山居士,清代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擅长诗词,尤其以婉约派风格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是一个社会变迁与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美好情感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花卉的热爱与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剪绿裁红”直接引入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而“迷花我合署樱痴”则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象,表明了作者对樱花的深厚情感,这种情感不仅是对花的迷恋,更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花能惹泪怕花知”的句子中,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让花朵似乎具备了感知的能力,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惆怅与无奈。这种情感的深邃和复杂,使得这首词在表面美丽的景象下,潜藏着一份淡淡的忧伤。

“安得蹑云飞绮梦”展示了诗人对自由与梦想的渴望,表达了希望能够飞翔于梦境之中的愿望,反映出诗人心灵的追求。而最后一句“三山立马艳阳时”则在阳光明媚的场景中结束,使整首词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给人以希望和向上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典雅的词汇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体现了清代词人的风采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剪绿裁红十四词:开篇即设景,春天的花草被精心修剪,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珍视。
    • 迷花我合署樱痴:表达了诗人对樱花的深情迷恋。
    • 花能惹泪怕花知:情感复杂,暗示花的美丽引发悲伤。
    • 安得蹑云飞绮梦:渴望自由与梦想,表达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尽教浥露折繁枝:描绘享受春花的美好场景。
    • 三山立马艳阳时:以三山的壮丽结束,象征春天的辉煌。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花能惹泪怕花知”,赋予花以感情,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剪绿裁红”“蹑云飞绮梦”,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内心情感的复杂体验,体现出一种既热爱生活又感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绿: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美丽与热情。
    • :象征爱情与美好。
    • :象征自由与梦想。
    • :象征清新与滋养。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生动而富有情感的春天画面,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迷花我合署樱痴”是表达什么情感?

      • A. 喜欢
      • B. 迷恋
      • C. 忧伤
      • D. 愤怒
    2. “安得蹑云飞绮梦”中“蹑云”是指什么?

      • A. 走在云上
      • B. 像云一样自由
      • C. 云的颜色
      • D. 云的形状
    3. 诗中提到的“三山”暗指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景象
      • B. 诗人的故乡
      • C. 特定的历史事件
      •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张孝祥《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与《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九》同样表达了对花的迷恋,但前者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后者则更关注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词学概论》
  • 《况周颐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清代诗词的背景、风格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减兰 见月作二首 其二 减兰 见月作二首 其一 减兰 题张绿卿女史折枝兰画扇 减兰 题潘惺斋同年鸥波馆写兰图 减兰 其二 茉莉 减兰 减兰 原韵和《廉秋词》 减兰 其一 奉题姑苏云鹤先生兰花册页 减兰 重到宏村,余全班同学毕业实习故地也 减兰 偕晦窗、颖庐二先生登姥山,淮军旧地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粹 东漂西荡 石字旁的字 革字旁的字 磊浪不羁 廓开大计 竦然起敬 草率收兵 恐后争先 镸字旁的字 一马不跨双鞍 齲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贤善 毛热火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