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浣溪沙九首 其四》

时间: 2025-04-30 00:44:10

诗句

何止神州无此花。

西方为问美人家。

也应惆怅望云涯。

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

一春香梦逐浮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0:44:10

原文展示:

何止神州无此花。西方为问美人家。也应惆怅望云涯。风味斯闻樱饭好,天台容易恋胡麻。一春香梦逐浮槎。

白话文翻译:

这花不仅在神州没有,若问西方的美人家,也应该是在云边惆怅。风味上说樱饭是最好的,天台山上容易恋上胡麻。整春的香梦随浮槎漂流。

注释:

字词注释:

  • 神州:指中国。
  • 樱饭:樱花的美食,指樱花的味道。
  • 胡麻:指胡麻油,这里用作比喻,象征美好的事物。
  • 浮槎:漂浮的木筏,这里象征着漂泊和梦幻。

典故解析:

  • 天台: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佛教圣地,也常常象征着理想和超脱。
  • 浮槎:浮槎常用于诗词中形容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诗人的无奈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况周颐(1857-1933),字仲翔,号香涛,晚号梅汀,是清代末期及民国初期的诗人、书法家、画家。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减字浣溪沙》是在清末民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现实的思考与追求。此时正值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本首诗通过描写一种花的缺失,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开篇“何止神州无此花”,不仅点明了花的稀缺,更是引申出一种对美的追求和向往。接着提到“西方为问美人家”,进一步拓展了视野,似乎将诗人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西方,表达对美的无限遐想。诗中“也应惆怅望云涯”,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共鸣,诗人与景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全诗的意象丰富多彩,结合“樱饭”和“胡麻”,营造出一种独特的风味,使得整首诗不仅在视觉上给人美感,同时在味觉上也引人遐想。结尾的“一春香梦逐浮槎”,则暗示了人生的漂泊与无常,带有一丝哲理的思考。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感慨,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止神州无此花:这句话引入了主题,强调这种花的稀缺,不仅在中国,也在其他地方。
  2. 西方为问美人家:将视野拓展至西方,表现出对美的广泛渴望。
  3. 也应惆怅望云涯: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惆怅与感伤,似乎在追寻美的过程中感到失落。
  4. 风味斯闻樱饭好:以美食引入美的体验,暗示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5. 天台容易恋胡麻:天台山作为理想的象征,表达对理想的追求。
  6. 一春香梦逐浮槎:总结全诗,表达了梦幻与现实的漂泊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追求比作“花”,使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运用了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感相结合,提升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缺失的美,表现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感慨与思考,情感丰富而内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稀缺。
  • 云涯:代表遥远的理想与追求。
  • 樱饭:美好的生活细节,象征着对生活的热爱。
  • 浮槎:漂泊的象征,暗示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何止神州无此花”中的“此花”指的是什么?

    • A. 樱花
    • B. 玫瑰
    • C. 荷花
    • D. 牡丹
  2. “一春香梦逐浮槎”中的“浮槎”象征什么?

    • A. 梦想
    • B. 漂泊
    • C. 财富
    • D. 权力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两者都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况周颐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皇恩(游□□园感旧) 望江南 好事近 西江月 沙塞子 西江月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 忆秦娥(若无置酒朝元亭,师厚同饮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包含蓊的词语有哪些 华扁 外举 九垓八埏 毛字旁的字 尺寸可取 拍案称奇 邑字旁的字 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观凤一羽 郁秀 与人无争 颓态 不成三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