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2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23:03
赠闾丘处士
李白 〔唐代〕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这位贤士有着自己的职业,住在沙塘边上。
竹影摇曳,扫过秋天的明月;荷叶随风飘落,落在古老的池塘里。
他闲暇时阅读《山海经》,散开书卷卧在遥远的帷帐下。
我愿意沉醉于田园的乐趣,期待与他在林间相聚。
在野外饮酒,劝他喝芳香的美酒,
用园里的蔬菜烹饪露水浸泡过的葵菜。
如果他能种下桃李,为我搭建茅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享有“诗仙”之美誉。李白才华横溢,作品广泛,风格豪放,常以自由奔放的个性和浪漫的理想主义而著称。
《赠闾丘处士》写于李白与友人闾丘处士的交往之际,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赞美。此时的李白正处于对官场失望的阶段,诗中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李白对隐逸生活的憧憬与追求。开头两句点明了贤人的职业与居所,带有一种闲适与自得的气息。接着,诗人通过“竹影扫秋月”和“荷衣落古池”描绘了自然的静谧与美丽,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田园氛围。李白以“闲读山海经”展现了自己在文人生活中追求知识的态度,而“散帙卧遥帷”则突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在后面的描绘中,李白通过“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乐于与友共聚、共饮的心情更是流露无遗。最后两句以“如能树桃李”为结尾,既是对友人闾丘处士的期待,又表明了李白希望能够在自然中建立起一份愉快的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桃李满门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流畅的笔调,表现了李白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洒脱的个性和对友谊的珍视,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贤人有素业,乃在沙塘陂。
(贤人有自己职业,住在沙塘边。)
描述了贤人安静的生活环境,体现出他对理想职业的追求。
竹影扫秋月,荷衣落古池。
(竹影摇曳,扫过秋天的明月;荷衣随风飘落在古池。)
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宁静的意境。
闲读山海经,散帙卧遥帷。
(闲暇时阅读《山海经》,散开书卷卧在遥远的帷帐下。)
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悠闲的生活态度。
且耽田家乐,遂旷林中期。
(愿沉醉于田园乐趣,期待与他在林间相聚。)
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与友人相聚的期望。
野酌劝芳酒,园蔬烹露葵。
(在野外饮酒,劝他喝芳香的美酒,用园里的蔬菜烹饪葵菜。)
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享受。
如能树桃李,为我结茅茨。
(如果他能种下桃李,为我搭建茅屋。)
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反映了李白豪放不羁的个性与独立的思想。
李白在诗中描绘的是哪种生活状态?
A. 忙碌的官场生活
B. 隐逸的田园生活
C. 旅行的生活
D. 战斗的生活
诗中提到的“山海经”是指什么?
A. 一部历史书
B. 一部地理书
C. 一部诗集
D. 一部小说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期待?
A. 希望得到荣华富贵
B. 希望实现理想生活
C. 希望与友人争论
D. 希望游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