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0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08:13
答费宰
作者:方岳(宋代)
野人拙生事,瓶粟盖无几。
唯有松下风,领略时一至。
迩来风亦无,抱瓮岂得已。
赖有大夫公,入山唤龙起。
铁笛横秋潭,山骨冰诗髓。
归来白云篇,出语更清驶。
自非境中人,其孰能与此。
吾等才哙伍,君才与丕倍。
一闻老农言,遽得言外意。
径烦写呈佛,十年亦中岁。
这首诗的作者自谦,认为自己是个粗陋的乡野之人,生活中所需的粮食也寥寥无几。只有在松树下的微风中,偶尔能感受到季节的变换。近来风也不再吹动,手握水壶又能如何呢?幸而有大夫公前来山中,召唤龙的出现。铁笛横放在秋天的潭水边,山的灵气与诗的精髓交融。回到家中,写下白云的诗篇,言辞变得更为清新流畅。若不是身处此境的人,谁能与我相提并论呢?我们这些才气平庸之人,怎么能与您这样的才子相比呢?一听到农人的话,便能领悟言外之意。烦请为我写一篇佛教的文章,十年也不过是中年。
字词注释
作者介绍
方岳,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世纪,擅长山水诗,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显示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方岳隐居山林期间,表现了他对乡村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名士的尊敬和对自我才华的谦卑。
《答费宰》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人以“野人”自谦,体现出一种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开篇就用“拙生事”与“瓶粟盖无几”描绘出一种贫困而真实的生活状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接着通过“唯有松下风”引入自然的元素,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转而赞美“有大夫公”对他创作的启发,表明他虽然身处乡村,却能够通过与他人交流而获得灵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滋养。诗中的“铁笛横秋潭”意象,既是音乐的象征,也是诗人情感的抒发,透出一丝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在整体布局上,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况,后半部分则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理解与追求。诗中不仅有对生活的反思,还有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真实反思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岳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铁笛”象征什么?
A. 贫穷
B. 音乐与诗意
C. 乡村生活
D. 自然景色
“自非境中人,其孰能与此”这句诗表达了什么?
A. 对他人生活的羡慕
B. 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C. 对乡村生活的无奈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