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时间: 2025-05-07 02:14:04

诗句

前贤一节皆名世,此道终身公独行。

每见遗编须掩泣,晚生期不负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4:04

上平江陈侍郎十绝

原文展示:

前贤一节皆名世,此道终身公独行。每见遗编须掩泣,晚生期不负先生。

白话文翻译:

前辈的学问和品德都在世上广为人知,而我在这一条道路上却始终选择独自一人行走。每当看到前辈的遗留下来的书籍,我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作为后辈,我希望能够不辜负前辈的教诲。

注释:

  • 前贤:指有德行和学识的先辈。
  • 一节:指一生的操守和成就。
  • 此道:指所追求的学术或道德之路。
  • 公独行:指自己独自追求道义,不随波逐流。
  • 遗编:指前辈留下的书籍或文稿。
  • 掩泣:掩面而泣,形容悲伤。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前贤”及“遗编”可见于古代士人的尊重和怀念。许多古代文人对于前辈的崇敬与追随,常常通过对前人的著作进行研究和评论来表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传承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张元干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上的独立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我修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情感真挚,字句精炼,展现了诗人对前辈学者深厚的敬意与感慨。开篇一句“前贤一节皆名世”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此道终身公独行”,强调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独立性,这种独立不仅是对外界浮华的拒绝,也是对内心信念的坚守。诗的最后两句,“每见遗编须掩泣”,通过个人的情感展现出对前辈遗志的深刻感触,流露出一丝对前人不负使命的敬仰,同时也是对后辈的鞭策。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诗人通过对前辈的追忆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贤一节皆名世:提到前人的操守与成就,表明他们在世上的广泛赞誉。
  2. 此道终身公独行:强调自己的独立追求与信念。
  3. 每见遗编须掩泣:表露诗人每次看到前辈的作品时,内心的感动与悲伤。
  4. 晚生期不负先生:作为后辈,立志不辜负前辈的教诲和期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的句式结构均衡,前后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情感:通过“掩泣”这一细腻的描写,生动展现了诗人对前辈的怀念与敬仰。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学者的崇敬与怀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个人在学术道路上独立追求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 前贤:象征着智慧与道德的典范。
  • 遗编:代表着文化传承与历史积淀。
  • 掩泣:表达对逝去光阴与前辈的深切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前贤”指的是谁?

    • A. 现代人
    • B. 先辈的学者
    • C. 普通人
  2. 诗人对前辈的态度是?

    • A. 忽视
    • B. 尊敬与怀念
    • C. 讽刺
  3. “掩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张元干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放,而张元干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前辈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生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
  3. 《唐宋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和黄几叔墨梅二绝 七夕 伏中宿富乐山赏泉 高壶隐挽诗 昭化 礼灭翁退天台能仁院归梁渚一绝寄之 官舍见月三首 古乐府用礼禅灭翁韵四·凤引雏 林同年被檄来体访民租寓僧舍有诗因次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无路求生 骑云 馈爨 街头巷尾 矿难 诡诗 斤字旁的字 计穷途拙 皮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代为说项 遗迹谈虚 五积六受 斗字旁的字 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