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1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4:04
前贤一节皆名世,此道终身公独行。每见遗编须掩泣,晚生期不负先生。
前辈的学问和品德都在世上广为人知,而我在这一条道路上却始终选择独自一人行走。每当看到前辈的遗留下来的书籍,我总是忍不住潸然泪下,作为后辈,我希望能够不辜负前辈的教诲。
此诗提到的“前贤”及“遗编”可见于古代士人的尊重和怀念。许多古代文人对于前辈的崇敬与追随,常常通过对前人的著作进行研究和评论来表达。
张元干,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传承而闻名。他的诗作多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个人修养的追求。
本诗写于张元干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和人生道路上的独立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自我修养的重视。
这首诗的情感真挚,字句精炼,展现了诗人对前辈学者深厚的敬意与感慨。开篇一句“前贤一节皆名世”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基调,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崇敬。接着,诗人提到自己“此道终身公独行”,强调了自己在学术道路上的独立性,这种独立不仅是对外界浮华的拒绝,也是对内心信念的坚守。诗的最后两句,“每见遗编须掩泣”,通过个人的情感展现出对前辈遗志的深刻感触,流露出一丝对前人不负使命的敬仰,同时也是对后辈的鞭策。整首诗在情感上具有很强的连贯性,诗人通过对前辈的追忆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担当。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学者的崇敬与怀念,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个人在学术道路上独立追求的坚定信念。
诗中提到的“前贤”指的是谁?
诗人对前辈的态度是?
“掩泣”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可以将张元干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李白的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放,而张元干则更多地体现了对前辈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表现出对人生与文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