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1: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10:49
官舍见月三首
作者:洪咨夔
月行郁罗天,终古同此轮。
死魄复生魄,一点存者神。
我来万山底,举眼无似人。
惟月独知我,寂历常相亲。
而我亦知月,爱其日日新。
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陈。
凉边蔗境佳,静裹大羹真。
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
终纬无寸丝,轧轧夜同晨。
路晞胡不归,貂裘弊苏秦。
月亮在苍穹中行走,古往今来都在这一轮上。
灵魂在生与死之间反复轮回,残存的一点仍存有神性。
我来到万山的底部,抬头四周无人与我相映。
惟独月亮了解我的心情,常常与我默默相亲。
而我也知道月亮,喜爱它每天的变化与新生。
今夜就是今夜,不想再回头踏上昨夜的旧路。
在凉爽的边境,甘蔗的境地宜人,静静地享受这大碗羹的真实美味。
我对着月亮坐下,清扫心灵的尘埃与阴翳。
终究没有丝毫的牵挂,清晰的夜晚伴我迎接晨光。
路已经干了,为什么不回去呢?身着貂皮的我已然破旧如苏秦。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字景文,号梅溪,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某个宁静的夜晚,作者在官舍中对月感怀,反映了他对生命、孤独及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相融的心境。
洪咨夔的《官舍见月三首》展现了他对月亮的深厚情感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整首诗以月亮为中心,表达了孤独与内心的对话。月亮不仅是自然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中提到“惟月独知我”,表明在这无人的环境中,月亮成了诗人的知己。作者通过对月亮的观察,感受到月的变化带来的新生,象征着生活的希望与美好。
诗的意象丰富,尤其是“凉边蔗境佳,静裹大羹真”一句,将自然与生活的宁静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而“却书对月坐,扫空翳根尘”则表现出一种哲学的反思,诗人试图通过与月的对话,清理内心的杂念,寻求一种精神的解脱与升华。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而和谐,意境幽远而深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思考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生命、孤独与自然的哲学思考,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惟月独知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凉边蔗境佳”中的“蔗境”指代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为洪咨夔《官舍见月三首》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和欣赏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