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丁廉使名名炜》

时间: 2025-05-04 10:56:45

诗句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

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

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

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

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

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

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

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

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

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

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

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

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

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

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

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

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6:45

原文展示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白话文翻译

康熙二十七年夏天,国家内外太平,庄稼丰收。怎么会有失去家园的军民,楚地突然发生变故,真是令人惊讶。我巡视海疆时,烟雾弥漫,各种传言纷至沓来,难以辨别真假。有人说乱贼已经立了首领,官兵士气低落,纷纷投降。湖上的风和水路都显得迷茫,百姓们夜晚逃离,仰望北斗星。有人说乱贼已经控制了关隘三天,挑选将领,搜刮粮食,侵犯邻近地区。他们磨刀霍霍,逼迫官员投降,官员们忍辱负重,向辕门下拜。只有一位官员穿着旧时的官服,坚强不屈,让贼首感到奇怪。后来渔船上的人渐渐传开,芦苇丛中夜晚传来呜咽声。点火照见他的好须眉,他已经三天没有进食,嘴唇干裂。他义无反顾地逃走,放弃家庭,真是心如铁石。天兵突然降临,贼兵被消灭,围城中的妻子儿女安然无恙。那些假借威势骑马坐衙的人,遇到丁廉使感到羞愧。丁公啊,丁公,今天你回来了,城郭和人民都没有是非。天下的诗格以你为好,这样的风节世间少有。天子急召你回去,丹枫白苇拂过你的征衣。父老乡亲争相观看归来的鹤,诗人的脸上闪耀着光辉。

注释

  • 康熙二十七年:指清朝康熙皇帝在位的第二十七年,即公元1688年。
  • 中外升平:指国内外的局势都很太平。
  • 禾稼:庄稼,指农作物。
  • 楚中:指楚地,即今湖北一带。
  • 北辰:指北斗星,古人常用北斗星来辨别方向。
  • 豸衣:古代官员的官服。
  • 渠魁:指贼首,叛乱的头目。
  • 绝食:断绝饮食,表示坚决。
  • 天兵:指朝廷的军队。
  • 丁廉使:指诗中的主人公丁炜,廉使是官职名,负责监察。
  • 丹枫白苇:形容秋天的景色,丹枫指红色的枫叶,白苇指白色的芦苇。
  • 征衣:指出征时穿的军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号东山,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孔尚任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创作的,当时国家内外太平,但楚地突然发生了变故,诗中描述了一位官员丁炜在乱贼中的坚强不屈和最终的胜利归来。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太平盛世与突然的变故,展现了主人公丁炜在乱贼中的坚强不屈和最终的胜利归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湖风湖水路渺茫”、“点火照见好须眉”等,描绘了乱贼的嚣张和丁炜的坚毅。诗的结尾,丁炜的归来象征着正义的胜利,父老乡亲的欢迎则体现了人民对他的敬仰。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展现了孔尚任高超的艺术功底和对正义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

    • 描述了当时国家的太平盛世和丰收的景象。
  2. 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

    • 表达了对于楚地突然发生变故的惊讶。
  3. 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

    • 描述了诗人巡视海疆时的迷茫和传言的不可信。
  4. 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

    • 描绘了乱贼的嚣张和官兵的士气低落。
  5. 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

    • 通过湖风湖水的迷茫和百姓夜逃的景象,展现了乱贼的威胁。
  6. 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

    • 描述了乱贼控制关隘和侵犯邻近地区的行为。
  7. 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

    • 描绘了乱贼逼迫官员投降的嚣张气焰。
  8. 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

    • 突出了一位官员的坚强不屈,让贼首感到奇怪。
  9. 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

    • 通过渔船上的传言和芦苇丛中的呜咽声,展现了乱贼的嚣张和人民的苦难。
  10. 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

    • 描述了主人公的坚毅和决心。
  11. 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

    • 表达了主人公的义无反顾和心如铁石。
  12. 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

    • 描绘了天兵的胜利和主人公家人的安然无恙。
  13. 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

    • 通过对比,展现了主人公的正直和那些假借威势的人的羞愧。
  14. 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

    • 表达了主人公的归来和人民的欢迎。
  15. 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

    • 赞美了主人公的风节和诗格。
  16. 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

    • 描述了天子急召主人公回去的情景。
  17. 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 描绘了父老乡亲的欢迎和诗人的光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太平盛世与突然变故的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坚强不屈。
  • 拟人:如“湖风湖水路渺茫”,将自然景物拟人化,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丹枫白苇拂征衣”,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主人公丁炜在乱贼中的坚强不屈和最终的胜利归来,展现了正义的力量和人民的敬仰。诗中充满了对正义的赞美和对英雄的敬仰,体现了孔尚任对正义和英雄的崇高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风湖水:象征着迷茫和不确定。
  • 北辰:象征着方向和希望。
  • 豸衣:象征着官员的身份和尊严。
  • 芦中人声:象征着人民的苦难和呼声。
  • 丹枫白苇:象征着秋天的景色和归来的喜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丁廉使”是指谁?

    • A. 丁炜
    • B. 孔尚任
    • C. 康熙皇帝
    • D. 乱贼首领
  2. 诗中描述的变故发生在哪个地区?

    • A. 北京
    • B. 湖北
    • C. 江苏
    • D. 山东
  3. 诗中提到的“天兵”是指什么?

    • A. 天上的神兵
    • B. 朝廷的军队
    • C. 民间的义军
    • D. 乱贼的军队
  4. 诗中提到的“丹枫白苇”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景色
    • B. 夏天的景色
    • C. 秋天的景色
    • D. 冬天的景色

答案

  1. A
  2. B
  3. B
  4.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展现了将士的英勇和边塞的艰苦。
  • 《登鹳雀楼》(王之涣):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丁廉使名名炜》与《出塞》:两首诗都描绘了将士的英勇,但前者更侧重于对正义的赞美,后者更侧重于对边塞艰苦的描绘。
  • 《丁廉使名名炜》与《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太平的向往,但前者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后者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展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清代众多诗人的作品,包括孔尚任的诗作。
  • 《孔尚任诗集》:收录了孔尚任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清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清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理解孔尚任的文学地位和影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滴滴金 滴滴金 咏腊梅花 滴滴金 满庭霜(再和) 满庭霜(和前) 满庭霜(述怀) 满庭霜(宴黄仲秉镇江守) 满庭霜/满庭芳 满庭霜/满庭芳 满庭霜 题雪竹画帧为崔劭方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臼字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包含睡的成语 危亟 棉花绒 绝长续短 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驰掷 神女生涯 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闭门扫轨 草字头的字 善谈 迄未成功 佣隐 瓜字旁的字 暮鼓晨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