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5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6:45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康熙二十七年夏天,国家内外太平,庄稼丰收。怎么会有失去家园的军民,楚地突然发生变故,真是令人惊讶。我巡视海疆时,烟雾弥漫,各种传言纷至沓来,难以辨别真假。有人说乱贼已经立了首领,官兵士气低落,纷纷投降。湖上的风和水路都显得迷茫,百姓们夜晚逃离,仰望北斗星。有人说乱贼已经控制了关隘三天,挑选将领,搜刮粮食,侵犯邻近地区。他们磨刀霍霍,逼迫官员投降,官员们忍辱负重,向辕门下拜。只有一位官员穿着旧时的官服,坚强不屈,让贼首感到奇怪。后来渔船上的人渐渐传开,芦苇丛中夜晚传来呜咽声。点火照见他的好须眉,他已经三天没有进食,嘴唇干裂。他义无反顾地逃走,放弃家庭,真是心如铁石。天兵突然降临,贼兵被消灭,围城中的妻子儿女安然无恙。那些假借威势骑马坐衙的人,遇到丁廉使感到羞愧。丁公啊,丁公,今天你回来了,城郭和人民都没有是非。天下的诗格以你为好,这样的风节世间少有。天子急召你回去,丹枫白苇拂过你的征衣。父老乡亲争相观看归来的鹤,诗人的脸上闪耀着光辉。
作者介绍: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号东山,清代著名文学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景物和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孔尚任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创作的,当时国家内外太平,但楚地突然发生了变故,诗中描述了一位官员丁炜在乱贼中的坚强不屈和最终的胜利归来。
这首诗通过对比太平盛世与突然的变故,展现了主人公丁炜在乱贼中的坚强不屈和最终的胜利归来。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湖风湖水路渺茫”、“点火照见好须眉”等,描绘了乱贼的嚣张和丁炜的坚毅。诗的结尾,丁炜的归来象征着正义的胜利,父老乡亲的欢迎则体现了人民对他的敬仰。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展现了孔尚任高超的艺术功底和对正义的赞美。
逐句解析:
康熙二十七年夏,中外升平登禾稼。
岂有失所一军民,楚中猝变真可讶。
我巡海日烟雾深,纷纷耳传信不真。
或言乱贼立首领,官兵气靡都降身。
湖风湖水路渺茫,万姓夜走看北辰。
或言三日把关隘,选将搜粮侵邻界。
霍霍磨刀逼官降,忍辱齐向辕门拜。
独有一官旧豸衣,强项能使渠魁怪。
后来渔船稍稍说,芦中人声夜呜咽。
点火照见好须眉,三日绝食唇焦裂。
义不受官善哉逃,弃家无乃肠如铁。
天兵忽下贼兵死,围城无恙旧妻子。
假威骑马坐衙人,相逢羞见丁廉使。
丁公丁公今日归,城郭人民无是非。
天下诗格属公好,如此风节世又稀。
天子召公公去急,丹枫白苇拂征衣。
父老争看归来鹤,诗人面上有光辉。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主人公丁炜在乱贼中的坚强不屈和最终的胜利归来,展现了正义的力量和人民的敬仰。诗中充满了对正义的赞美和对英雄的敬仰,体现了孔尚任对正义和英雄的崇高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丁廉使”是指谁?
诗中描述的变故发生在哪个地区?
诗中提到的“天兵”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丹枫白苇”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