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34: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34:46
原文展示:
拜明孝陵 孔尚任 〔清代〕 宋寝齐陵尽野莎,英雄有恨欲如何。 宝城石坏狐巢大,龙座金消蝠粪多。 瞻像犹惊神猛气,禁樵浑仗帝恩波。 萧条异代微臣泪,无故秋风洒玉河。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宋朝的寝陵和齐国的陵墓都已被野草覆盖,英雄们心中的恨意又能如何表达呢?宝城的石头已经损坏,狐狸在其间筑巢,龙座上的金饰已被蝙蝠的粪便所侵蚀。尽管如此,瞻仰遗像时仍能感受到先帝的威猛之气,禁止砍伐树木的政策全靠皇帝的恩泽。在不同的时代,我这样的小臣只能默默流泪,无缘无故地,秋风将我的泪水洒在了玉河之上。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号东篱,清代诗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时政的关切和对历史的思考。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参观明孝陵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宋齐陵墓荒废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中“宝城石坏狐巢大,龙座金消蝠粪多”等句,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皇陵的荒凉,同时也隐喻了王朝的衰败。后两句“瞻像犹惊神猛气,禁樵浑仗帝恩波”则转折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和对皇帝恩泽的感激。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和对皇帝恩泽的感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宋寝齐陵尽野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皇陵的繁华 B. 皇陵的荒凉 C. 皇陵的修复 答案:B
“宝城石坏狐巢大”中的“狐巢大”比喻什么? A. 皇陵的繁华 B. 皇陵的荒废 C. 皇陵的修复 答案:B
诗中“瞻像犹惊神猛气”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A. 先帝的威猛之气 B. 先帝的温柔之气 C. 先帝的忧郁之气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