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歌续短歌》

时间: 2025-05-07 06:18:00

诗句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8:00

原文展示:

长歌续短歌
(李贺)

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
秦王不可见,旦夕成内热。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
凄凉四月阑,千里一时绿。
夜峰何离离,明月落石底。
徘徊沿石寻,照出高峰外。
不得与之游,歌成鬓先改。

白话文翻译:

长歌唱得衣襟破烂,短歌唱得白发已断。
秦王无缘见面,晨昏之间心中烦热。
渴了就饮壶中的酒,饿了就去拔陇头的谷子。
四月的凄凉在窗前,千里之外一片绿意。
夜晚的山峰何其疏远,明月落在石头底下。
我徘徊沿着石头寻找,映照出高峰的外边。
虽不能与之游玩,歌声已经使我的鬓发变白。

注释:

  • 衣襟:指衣服的边缘,这里用来形容因长歌而破烂。
  • 秦王:指历史上的秦王,此处可能象征着权力和理想的遥不可及。
  • 内热:内心的烦躁和焦虑。
  • 陇头粟:即田间的谷物,表现出饥饿的状态。
  • 离离:形容景物的疏离与空旷。

典故解析:

  • 秦王:指的是秦朝的统治者,代表着权力与理想的追求,而在诗中却是不可见的象征,暗示诗人对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 月落石底: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意境,象征着诗人在夜晚的思索与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而又细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常常蕴含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

《长歌续短歌》是在李贺对生活的反思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长歌续短歌》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的开头“长歌破衣襟,短歌断白发”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引入,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无奈与沧桑。接下来的句子将秦王这一历史人物引入,既是对权势的渴望,也是对理想的追求,暗示着现实的残酷。随着情感的深入,诗人通过“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描绘了他孤独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渴望。

在后半部分,夜晚的意象和明月的描绘,将孤独与思索结合,展现出一种既悲凉又清新的意境。最后一句“歌成鬓先改”,则深化了生命的无常与变化,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具变化,形成了李贺特有的音乐感,令人印象深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歌破衣襟:长时间的歌唱让衣服破了,暗示了经历的艰辛。
  2. 短歌断白发:短歌让时间流逝,白发渐生,体现了岁月的无情。
  3. 秦王不可见:理想的追求似乎遥不可及,象征着对权力与成就的渴望。
  4. 旦夕成内热:日夜的烦躁,表现内心的焦虑。
  5.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饮酒解渴、拔粟解饥,体现生存的艰辛。
  6. 凄凉四月阑:四月的凄凉意境,象征生命的无常。
  7. 千里一时绿:广袤的自然景色中,绿意盎然,展现生命的希望。
  8. 夜峰何离离:夜晚的山峰显得遥远,象征着孤独和思索。
  9. 明月落石底:明月照映在石头底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10. 徘徊沿石寻:诗人沿着石头徘徊,表现出对理想的追寻。
  11. 照出高峰外:意象的延展,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道路。
  12. 不得与之游:无法与理想同行,表现出孤独与无奈。
  13. 歌成鬓先改:歌声使头发变白,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歌”、“短歌”比喻人生的不同阶段。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对仗工整的美感。
  • 意象:如“明月”、“夜峰”等意象,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以及对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贺作为唐代诗人的深邃思考与情感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歌:象征理想与追求。
  • 短歌:代表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秦王:象征权力与成就的渴望。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索的清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秦王不可见”,这象征着什么? A. 权力的遥不可及
    B. 亲人的失去
    C. 自然的美丽
    D. 生活的富足

  2. “渴饮壶中酒,饥拔陇头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状态? A. 充满希望
    B. 生活艰辛
    C. 心情愉快
    D. 忧伤快乐

  3. 诗的最后一句“歌成鬓先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命的感叹
    C. 对爱情的渴望
    D.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理想与自然的追求,但更注重景物的壮丽与豪情。
  • 李白《将进酒》:展现了豪放与洒脱的情感,虽然主题相似,但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选注》

相关查询

秋日遣怀 读林逋魏野二处士诗 望永思陵 雨後独登拟岘台 病中杂咏十首 十月二十八日夜鸡初鸣时梦与数女仙遇其一作 风雨旬日春後始晴 自妙相归将至杜浦堰舟中作 秋怀 鲁墟舟中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西字头的字 跃马扬鞭 黍字旁的字 敛屦 包含方的成语 人无完人 汲汲皇皇 逞凶肆虐 艸字旁的字 贫衲 破靴党 牛字旁的字 殷士 履足差肩 水压水雷 包含架的词语有哪些 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