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日宁国言怀 其二》

时间: 2025-05-02 04:54:41

诗句

秋鳦逝安托,乃在海中沚。

薄游得所遣,岂必青云士。

直道难为容,谁哉誓终始。

志士贱怵迫,旷然凌万祀。

狂言戏万乘,邪途岂贞轨。

渭川猎非熊,白首安可俟。

虎变大贤造,凤衰君子耻。

守道安处末,干禄尔非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4:41

原文展示

秋鳦逝安托,乃在海中沚。
薄游得所遣,岂必青云士。
直道难为容,谁哉誓终始。
志士贱怵迫,旷然凌万祀。
狂言戏万乘,邪途岂贞轨。
渭川猎非熊,白首安可俟。
虎变大贤造,凤衰君子耻。
守道安处末,干禄尔非鄙。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雁阵去向何方,难道停留在海中的小岛上?
轻松游玩获得的安逸,难道一定是高官厚禄的士人?
走正道难以容身,谁能发誓一生一世?
有志之士常常受到轻视,依然可以超越万世的荣光。
狂妄之言不值一提,邪门歪道又怎能是正轨?
渭川的猎场不是熊的栖息地,白发老者又能等到何时?
老虎变成了大贤者,而凤凰衰败让君子感到羞耻。
守道的安身之处在何方?追求权利难道不低贱?

注释

  • 秋鳦:秋天的雁。
  • 安托:安置、托身的地方。
  • 薄游:轻松游玩。
  • 青云士:指高官厚禄的士人。
  • 直道:指正道。
  • 志士:有志向的人。
  • 狂言:轻率的言论。
  • 渭川:指渭河流域。
  • 白首:年老的人。
  • 虎变:老虎变化,指人们的身份或地位的改变。
  • 凤衰:凤凰衰落,暗指君子的失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廷相(约1580—1640年),明代诗人,字叔瑾,号澄江,江西人。王廷相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的遭遇和情感为题材,表达对社会动荡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秋日宁国言怀 其二》写于明代末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执着与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反思。

诗歌鉴赏

王廷相的《秋日宁国言怀 其二》以秋天的景象为引子,融入了诗人对人生、理想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全诗以雁阵的去向开篇,象征着人生的选择和归宿。诗人通过对“青云士”的质疑,表达了对社会地位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思考,不应单纯追求权势与名利,而应追求内心的真实与理想。

在诗中,王廷相用“志士贱怵迫”来描述志士的艰难处境,反映出当时士人身份的贬低与理想的追求之间的冲突。接着,他又以“狂言戏万乘”警示世人,劝诫人们不要迷失于权势的诱惑,强调正道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以“白首安可俟”总结,表达了对时间的无奈与对理想的坚持,虽年岁已高,仍不愿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种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整个诗作蕴含深邃的哲理与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鳦逝安托:秋天的雁阵去向何方,难道停留在海中的小岛上?

    • 诗人以雁阵引入,象征着人生的去向与选择。
  2. 薄游得所遣:轻松游玩获得的安逸,难道一定是高官厚禄的士人?

    • 质疑单纯追求权势的价值。
  3. 直道难为容:走正道难以容身,谁能发誓一生一世?

    • 反映社会对正道的漠视与困难。
  4. 志士贱怵迫:有志之士常常受到轻视,依然可以超越万世的荣光。

    • 表达了对理想追求者的尊重与理解。
  5. 狂言戏万乘:狂妄之言不值一提,邪门歪道又怎能是正轨?

    • 强调正道的必要性。
  6. 渭川猎非熊:渭川的猎场不是熊的栖息地,白发老者又能等到何时?

    • 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7. 虎变大贤造:老虎变成了大贤者,而凤凰衰败让君子感到羞耻。

    • 反映人们身份与地位的变化。
  8. 守道安处末:守道的安身之处在何方?追求权利难道不低贱?

    • 质疑追求权力的价值与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选择比作雁阵,生动形象。
  • 对仗:如“狂言戏万乘,邪途岂贞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反问:使用反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的坚持与对现实的反思,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对时代沧桑的感慨与对真理的追求,揭示了人性中对权力与名利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鳦:象征着流逝与无常。
  • 海中沚:隐喻人生归宿的选择。
  • 青云士:代表社会地位与理想的矛盾。
  • 狂言:警示人们对虚妄言辞的警惕。
  • 白首: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理想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日宁国言怀 其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廷相
    • C. 杜甫
  2. 诗中提到的“青云士”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
    • B. 高官厚禄的人
    • C. 农民
  3. 诗人对“守道”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积极
    • B. 消极
    • C. 中立

答案

  1. B. 王廷相
  2. B. 高官厚禄的人
  3. A. 积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终南山》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秋日宁国言怀 其二》与王维的《终南山》
    • 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但王维更倾向于田园隐逸,而王廷相则强调理想的坚持与社会责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王廷相研究》

相关查询

感怀二十四首 乞猫 过苏州 其五 感怀 冬至 有感(七首) 旅兴(四十首) 癸巳正月在杭州作四首 其四 送葛元哲归江西 铜爵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宿夕之忧 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切 口字旁的字 诚心敬意 馬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甚实 入室操戈 丈二和尚 飠字旁的字 乱道 响结尾的成语 同恶相济 歹字旁的字 擅利 拘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