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21: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1:22
柔桑生中国,婀娜当阳春。
下滋灵泉液,上承膏露津。
美人望蚕月,倾筐竞明晨。
荣盛方及时,采捋一何频。
根不盈拱,何以御霜辰。
复闻刍荛子,磨砺待为薪。
冥观成感激,踯躅含酸辛。
柔软的桑树在中国生长,娇美的姿态迎接春天的到来。
根部吸取灵泉的甘露,枝叶承受着丰沛的露水滋润。
佳人仰望着明月,急切地希望在晨光中收获蚕茧。
繁荣的时节正是收获的好时机,忙碌地采摘桑叶。
但若根部不足以支持,如何能抵御霜寒的侵袭?
再听说刍荛的种子,将被磨砺成柴火。
深沉的思考激发出感慨,踱步间满含着酸楚与辛苦。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号季高,明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相结合,反映出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农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描绘桑树和蚕的生长,隐喻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努力。诗中透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艰辛的感悟。
本诗以桑树和蚕的生长为主题,运用细腻的描写,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开头两句描绘了桑树在阳春的娇美姿态,象征着新生和繁荣。随着诗句的深入,作者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对丰收的期待与对生活艰辛的反思。诗中通过描写“根不盈拱”,揭示出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时,必须面对的现实困境。最后,诗人以“踯躅含酸辛”结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彰显了生活的复杂与不易。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反映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呈现出一种感慨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柔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树
C. 一种草
D. 一种果
诗中提到的“美人”是在期待什么?
A. 下雨
B. 收获蚕茧
C. 旅行
D. 看月亮
“根不盈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生活富足
B. 基础薄弱
C. 期待未来
D. 感到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