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1:17
烧畬瀼外竹枝瘦,
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
为天下计毋庸归。
在烧畬瀼外,竹枝显得瘦弱;
在碛滩上,桃花却显得丰腴。
绣衣的故乡难道不好吗?
但为了天下的事务,不用回去。
作者介绍:洪咨夔(生年不详—约1130年),字子美,号如川,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受到当时文人的广泛喜爱。洪咨夔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送游考功将漕夔门 其六》是一首表达思乡与家国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头两句,诗人以“竹枝瘦”和“桃花肥”对比,勾勒出一种自然景象的对比,一方面是艰苦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是故乡丰饶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思考,强调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得不放弃对故乡的依恋,显示了诗人胸怀天下、不怕牺牲的壮志。
诗中蕴含着对故乡的眷恋及对家国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既向往又无奈的情感。整个诗歌风格沉稳而又富有哲理,透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胸怀天下的情怀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竹枝瘦”与“桃花肥”分别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艰辛与故乡的丰饶
B. 诗人的悲伤与快乐
C. 乡村与城市的对比
D. 生活与死亡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为天下计”表明了什么?
A. 诗人追求个人利益
B. 诗人对故乡的逃避
C. 诗人对国家的责任感
D. 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