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40
谁将物命作勤渠,黄雀头行万里余。
每为世情三太息,不知吾亦是苞苴。
谁会将自己的命运当作辛勤的水渠?
就像黄雀在空中飞翔,已经走过了万里。
每当我为世事感叹三次,不知道我自己也是一颗苞苴(即苦苦挣扎的生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黄雀”在古代诗文中往往用来象征不受束缚的生活,而“苞苴”则常用来形容身处困境的人。此处结合反映了诗人在面对世事时的感慨和自我反思。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贞,号岐阳,宋代诗人。生于绍兴,盛于南宋,其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方岳不仅擅长诗歌,还在词、文、书法等方面都有所造诣。
创作背景: 《被劾》是在方岳遭受到政治上的打击和贬谪后所作。此诗反映了他对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世事的无奈感受,表达了他在困境中的自我认知与感慨。
《被劾》是一首蕴含深意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感。诗开头以“谁将物命作勤渠”引入,质问世人对于命运的态度,暗示着对生活的艰辛与劳苦的感慨。此句不仅表达了对命运的思考,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所需承担的责任与压力。
接着,诗人以“黄雀头行万里余”描绘了自由自在的形象,似乎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随之而来的“每为世情三太息”则让这种理想变得苍白无力,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一句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意识到自己也如同苞苴般,在世间苦苦挣扎。
整首诗用词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与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命运与自由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无奈,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富有文化内涵。
诗词测试:
“谁将物命作勤渠”中的“物命”指什么?
“黄雀头行万里余”中“黄雀”象征什么?
诗中“苞苴”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方岳的《被劾》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无奈,但陶渊明的作品更显田园诗的恬淡,而方岳则更为沉重,反映了政治因素对个人命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