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0:08
赠雪山杲公 其二
作者: 广润 〔明代〕
垝垣甫及肩,陋室仅容膝。
夜雪启重扉,春云生四壁。
檐傍潇湘竹,窗临洞庭橘。
与之同岁寒,不受冰霜色。
习气日以轻,持心日以密。
枯木忽闻鸦,仰视明河没。
萧然井臼间,婆娑自舂汲。
清斋疏磬馀,焚香以终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与坚持。诗中提到他所住的矮墙院子,简陋的房间,夜晚的雪让门扉更为沉重,春天的云气在四周弥漫。屋檐旁有潇湘的竹子,窗外则是洞庭湖的橘树。他与寒冬岁月相伴,却不被冰霜所侵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习气日渐轻松,内心越发坚定。枯木旁忽然传来乌鸦的鸣叫,他仰望天际,明亮的银河渐渐隐没。身处井口与磨盘之间,他悠然自得,汲水舂米。清淡的斋室里,余音缭绕,焚香的余香伴随他度过整日。
作者介绍:广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敏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隐逸生活,表达对自然与心灵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当时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背景下,诗人选择隐居,以清淡的生活方式逃避世俗的纷扰,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赠雪山杲公 其二》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及内心的平静。诗中所描绘的环境虽显简陋,但在诗人的笔下却充满了生机与哲理,展现了隐士的高洁与孤独。诗的开头,通过“垝垣甫及肩,陋室仅容膝”,展示了隐者的简朴生活,与世无争。接着“夜雪启重扉,春云生四壁”,则表现了自然与人心的交融,夜晚的雪与春天的云彩,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的存在。
随着诗的深入,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态。在“与之同岁寒,不受冰霜色”中,诗人表达了与自然同在的信念,面对严寒却不受其影响,彰显了隐者的坚韧品格。后面的“习气日以轻,持心日以密”更是反映了内心的修行与升华。
最后几句“清斋疏磬馀,焚香以终日”,通过宁静的日常生活描绘出一种淡泊名利的态度,表达了对内心平静与自我修养的追求。整首诗在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哲学思考,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令人感受到一股淡淡的诗意与智慧。
逐句解析:
垝垣甫及肩,陋室仅容膝。
描述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矮墙与狭小的房间代表了隐者不争名利的态度。
夜雪启重扉,春云生四壁。
夜晚的雪让门扉更显沉重,春天的云气在屋内生发,象征着宁静与生机。
檐傍潇湘竹,窗临洞庭橘。
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隐士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与之同岁寒,不受冰霜色。
表达了隐者的自我修养,与自然同在,不被外界环境所困扰。
习气日以轻,持心日以密。
反映了内心的修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心愈加坚定与安宁。
枯木忽闻鸦,仰视明河没。
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
萧然井臼间,婆娑自舂汲。
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隐者的悠然自得与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清斋疏磬馀,焚香以终日。
最后表现了隐者的精神追求,清静的生活与修行的态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清贫生活中求得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居住环境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有哪些?
诗人对外界环境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