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0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02:02
麈髦副白玉,挥弄柔毵毵。
不独效击拂,与君为指南。
诸生临广坐,辩口剧春蚕。
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
这根麈尾如同白玉般柔软,轻轻摇动,像是柔和的毯子一样。
它不仅可以用来驱赶蚊虫,更能在此时为你指引方向。
众多学子在广场上聚集,争论如同春蚕般热烈。
这种东西原本是用来化解纷争的,但我常常见到却不愿多谈。
“春蚕”一词常用来比喻勤奋学习和争论不休的状态,古代诗人常用此意象来形容学子们的求知欲和争论热情。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曾任职于多个官职。他的诗歌多以清新俊逸、情感真挚著称。黄庭坚与苏轼、秦观、晏殊齐名,被称为“苏黄”二派,风格各具特色。
《和李文伯暑时五首》是黄庭坚与友人李文伯的诗歌对话,该诗作于夏季,表达在炎热天气中学子们热烈辩论的情景,反映了当时学术氛围的活跃。
本诗通过描绘麈尾的轻柔与学子们的热烈辩论,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与学术争鸣的思考。开头以“麈髦副白玉”形象描述扇子的优雅,暗示一种清凉与舒适,似乎在提醒人们保持清醒与清爽的心态。在“诸生临广坐”中,诗人描绘了学子们在广场上热烈辩论的场景,暗喻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展现了学术讨论的生动。最后一句“此物为解纷,吾常见不谈”则流露出诗人对纷争的淡然,对争论的无奈与不欲干预的态度,仿佛在说,谈论知识固然重要,但争论本身却未必能解决问题。这种矛盾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增添了几分深邃的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学术、争论乃至人生的深刻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通过描绘夏天的清凉和学子们的热烈讨论,表达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赞美与对争论的思考,体现出一种清新、淡然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对学术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诗中“麈髦副白玉”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诸生临广坐”中的“广”指的是什么?
本诗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