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青玉案(春暮)》

时间: 2025-05-07 02:14:58

诗句

天涯目断江南路。

见芳草、迷风絮。

绿暗花梢春几许。

小桃寂寞,海棠零乱,飞尽胭脂雨。

子规声里山城暮。

月挂西南梦回处。

满抱离愁推不去。

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4:58

原文展示

青玉案(春暮)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天涯目断江南路。见芳草迷风絮。
绿暗花梢春几许。小桃寂寞,海棠零乱,飞尽胭脂雨。
子规声里山城暮。月挂西南梦回处。
满抱离愁推不去。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春暮时分的思绪和感受。远望天涯,江南的道路已模糊不清,只见那迷人的芳草随风飘荡,春天的气息在花梢上变得暗淡不明。小桃花显得孤寂,海棠花则显得凌乱,飞落的胭脂似的雨点纷纷而下。在子规的叫声中,山城的黄昏悄然降临,月亮挂在西南的天空,梦中的思绪不断回荡。心中满是无法释怀的离愁,眉头紧锁,心如刀绞,仿佛情绪都化作了轻盈的羽毛,漂浮不定。


注释

字词注释

  • 目断:目光所及之处已断绝,形容遥远。
  • 芳草:指春天盛开的花草,象征生机与美好。
  • 飞尽胭脂雨:形容花瓣飘落如雨,似乎是用胭脂染成的,暗示春天的逝去。
  • 子规:杜鹃鸟,常被视为哀愁的象征。
  • 寸肠千缕:形容心中愁苦,情感缠绵复杂。

典故解析

  • 子规声:杜鹃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与离别、哀伤有关,寓意深远,常用以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其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青玉案(春暮)》创作于宋代,正值春末之际,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青玉案(春暮)》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离愁的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开篇“天涯目断江南路”,便透出一种孤独与迷茫的情绪,仿佛站在江南的尽头,望着远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随着词情的展开,描绘了春天的芳草与花朵,虽美却也暗含了春天即将结束的伤感。特别是“小桃寂寞,海棠零乱,飞尽胭脂雨”,美丽的桃花和海棠花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凄凉,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易逝与生命的脆弱。此时,子规的叫声在山城的黄昏中回荡,似在为这一切添上了几分悲凉。月光洒在西南,带着几分梦幻的色彩,却无法驱散心中的离愁。

最后一句“若事凭鳞羽”,则以轻盈的意象表达了心中千丝万缕的情感,仿佛一切都变得轻柔而难以捉摸。整首词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离别痛苦的无奈,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涯目断江南路:远望江南的路,已然模糊,表达了孤独感。
  2. 见芳草迷风絮:芳草随风飘荡,迷人而又无奈,暗示春光易逝。
  3. 绿暗花梢春几许:花枝上春天的气息已不再鲜明,表现出对春天的惋惜。
  4. 小桃寂寞,海棠零乱,飞尽胭脂雨:桃花寂寞、海棠凌乱,花瓣纷飞,象征着春天的凋零。
  5. 子规声里山城暮:杜鹃的鸣叫伴随着山城的黄昏,营造出一种悲伤的氛围。
  6. 月挂西南梦回处:月亮挂在西南,梦境萦绕,暗示着思绪的纷乱。
  7. 满抱离愁推不去:心中充满了无法解脱的离愁。
  8. 双眉百皱,寸肠千缕:眉头紧锁,心如刀绞,表达了内心的痛苦。
  9. 若事凭鳞羽:情感轻柔如羽,难以捉摸,象征着内心的复杂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愁比作飞舞的羽毛,形象生动。
  • 对仗:如“子规声里山城暮”与“月挂西南梦回处”,增强了词的对称美。
  • 拟人:花草似乎有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情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逝去与离愁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切思考,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暗含生命的脆弱。
  • 花梢:春天的象征,代表希望与美丽的瞬间。
  • 子规:杜鹃鸟,常与离别、哀愁相联系。
  • 月亮:代表思念与梦境,增添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天涯目断”是指什么? A. 遥远的路
    B. 明亮的天空
    C. 美丽的花朵
    D. 温暖的阳光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一种____(动物)。

  3.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快乐的。(对/错)

答案

  1.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怀,但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春望》:表达了更为沉重的历史感与离愁,着重于社会背景。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尽管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赵长卿诗词集》

相关查询

西楼 秋热 微之重夸州居其落句有西州罗刹之谑因嘲兹石聊以寄怀 杨柳枝词 哭崔常侍晦叔 自问 强酒 宿阳城驿对月(自此后诗赴杭州路中作) 石榴树 初授秘监,拜赐金紫,闲吟小酌,偶写所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雷辗 要结尾的成语 来辰 麻字旁的字 七洞八孔 神郁气悴 戟髯 导德齐礼 不通一窍 幽纷 清都绛阙 白字旁的字 侵取 龠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