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2:1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2:14:58
青玉案(春暮)
作者:赵长卿 〔宋代〕
天涯目断江南路。见芳草迷风絮。
绿暗花梢春几许。小桃寂寞,海棠零乱,飞尽胭脂雨。
子规声里山城暮。月挂西南梦回处。
满抱离愁推不去。双眉百皱,寸肠千缕,若事凭鳞羽。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江南春暮时分的思绪和感受。远望天涯,江南的道路已模糊不清,只见那迷人的芳草随风飘荡,春天的气息在花梢上变得暗淡不明。小桃花显得孤寂,海棠花则显得凌乱,飞落的胭脂似的雨点纷纷而下。在子规的叫声中,山城的黄昏悄然降临,月亮挂在西南的天空,梦中的思绪不断回荡。心中满是无法释怀的离愁,眉头紧锁,心如刀绞,仿佛情绪都化作了轻盈的羽毛,漂浮不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其诗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点滴,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青玉案(春暮)》创作于宋代,正值春末之际,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离别的痛苦,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普遍的情感状态。
《青玉案(春暮)》是一首蕴含深情的词作,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感怀与对离愁的无奈。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感伤。开篇“天涯目断江南路”,便透出一种孤独与迷茫的情绪,仿佛站在江南的尽头,望着远方的道路,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绪。
随着词情的展开,描绘了春天的芳草与花朵,虽美却也暗含了春天即将结束的伤感。特别是“小桃寂寞,海棠零乱,飞尽胭脂雨”,美丽的桃花和海棠花在春风中显得格外凄凉,似乎在暗示着春天的易逝与生命的脆弱。此时,子规的叫声在山城的黄昏中回荡,似在为这一切添上了几分悲凉。月光洒在西南,带着几分梦幻的色彩,却无法驱散心中的离愁。
最后一句“若事凭鳞羽”,则以轻盈的意象表达了心中千丝万缕的情感,仿佛一切都变得轻柔而难以捉摸。整首词以细腻而富有情感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生命和情感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离别痛苦的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逝去与离愁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以及对离别情感的深切思考,情感细腻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天涯目断”是指什么?
A. 遥远的路
B. 明亮的天空
C. 美丽的花朵
D. 温暖的阳光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子规”指的是一种____(动物)。
判断题: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快乐的。(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尽管主题相似,但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思考空间。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