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3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1:16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东门杨柳空盈路。繁得征鞍能驻不。
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
行人去后知何处。去向天边鹓鹭。
瑶管琼台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这首词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东门外的杨柳在空中轻柔摇曳,路边的柳树繁茂得让人驻足。细雨过后,暗绿的枝头显得愈加清新,柔软的柳丝如千尺长,乳莺在枝头欢快地鸣叫,似乎在怨恨行人的离去。行人离开后,去往何方呢?也许是向那遥远的天边,和那对美丽的鹓鹭一起。瑶管和琼台充满了雅趣,花砖铺就的路面稳重,玉阶宽阔,是否还会让人思念那世俗的尘土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的多为其诗词作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送别友人之际,正值春天,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友人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思考。
《青玉案》通过描绘离别时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惆怅。开篇以“东门杨柳”引入,生动展现了春日的环境,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柳树的繁茂和细雨后的清新,象征着友谊的深厚和时光的流逝。接着,诗人通过“柔丝千尺,乳莺百啭”描绘了自然的美好,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对行人去向的思考,使得诗意进一步深化,反映了人们对人生旅途的迷惘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细节,使人不仅感受到离别的惆怅,也引发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瑶管琼台”描绘出一种理想化的美好境地,最终以“肯念人尘土”收尾,强调了人对世俗的牵挂与不舍。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刻感受和对未来的思考,反映了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世俗生活的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门杨柳”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
B. 春天的生机
C. 友情
D. 理想
“瑶管琼台”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文雅的生活
C. 美好的记忆
D. 诗人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