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2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26:35
地僻门常闭,家贫客自疏。
溪山行老我,风月不欺予。
谩有书成诵,端无货可居。
清江千里道,持此问舂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偏远的地方,门常常关闭,家中贫穷,客人自然会少。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在这山水之间渐渐变得年老,唯有风月相伴,丝毫不欺骗我。虽然口中念诵书籍,但实际上却没有财富可以依靠。清澈的江水绵延千里,我拿着这些诗句去问那正在耕作的农夫。
朱翌,宋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真情流露著称。作为一位隐士,朱翌关注个人的生活境遇和内心感受,常常在诗中表达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朱翌隐居的时期,反映了他远离城市喧嚣、心灵宁静的生活状态。身处偏僻之地,他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与孤独,然而也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好。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告诉我们,物质的贫乏并不能影响内心的富足。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宁静。起句“地僻门常闭”,便引出了一个封闭而孤独的环境,暗示了诗人所处的偏远之地和生活的艰难。接着“家贫客自疏”,不仅表现了家庭的贫穷,也道出了人际关系因生活困境而日渐疏远的无奈。这两句构建了一个孤独的基调,使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气氛。
而后两句“溪山行老我,风月不欺予”,则转向了自然的描写,诗人在山水之间感受到岁月的流逝,却也收获了来自自然的真诚陪伴。风与月的存在,仿佛成为了他生活中的精神支柱,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最后两句则回归到生活的现实,虽有书卷在手,但没有财富可依,诗人以“清江千里道,持此问舂锄”的方式,展示了他与自然和农夫的亲近,表达了他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宁静中蕴含深刻的哲理,反映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呈现出一种淡雅的诗风。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物质的淡泊,诗人在偏僻的环境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以自然为伴,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中“地僻门常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来人往
B. 孤独与偏远
C. 生活富裕
“风月不欺予”中的“欺”字有哪些含义?
A. 欺骗
B. 伤害
C. 忽视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物质追求
B. 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C. 人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