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30: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30:00
作者: 朱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夜雪群山雪,寒欺一把茅。
红炉无宿火,黄娟有新抄。
坐久灯排粟,杯行橘解包。
颓然投败絮,老懒信儿嘲。
夜晚的雪覆盖了群山,寒冷挤压着一把茅草屋。
炉火未曾点燃,黄纸上还有新写的诗文。
坐久了,灯下的粮食堆成一堆,杯子里的橘子已经解开了包装。
我无精打采地扔掉破旧的衣物,老态龙钟的我被儿子嘲笑。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咏雪、咏景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夜雪》写于一个雪夜,表达了诗人对寒冷和孤独的感受,以及生活琐事带来的无奈与颓废。
《夜雪》是一首充满寒意与孤寂的诗。开篇以“夜雪”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冷清的氛围。“群山雪”描绘了凛冽的自然景观,给人一种空旷、遥远的感觉。诗人通过“寒欺一把茅”展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无力与孤独,茅草屋的脆弱与寒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红炉无宿火,黄娟有新抄”表现出冬夜的寒冷与寂寞。“红炉”象征着温暖的希望,却又因无火而显得冷清;而“黄娟有新抄”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或许是在寒冷的环境中写下的诗篇。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通过“坐久灯排粟,杯行橘解包”描绘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仿佛时间在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漫长。最后的“颓然投败絮,老懒信儿嘲”则是对自身状态的反思,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不满与懒散,儿子的嘲笑更是加深了这种孤独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也折射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诗中的意象如雪、茅、炉火,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表达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以及对生活琐碎与孤独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炉”指的是什么?
“夜雪”中的“雪”象征着什么?
诗中的“儿子嘲笑”反映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