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30: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30:51
郊晴宜晚眺,令节喜招寻。
人以登高老,秋从过雁深。
渺然烟外水,况值醉时心。
此际怀应远,狂歌到竹阴。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晴朗的秋日傍晚,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机。人总在登高时感受到岁月的流逝,秋天的气息也随之而来,像过往的大雁一样深远。远处的水面在烟雾中隐约可见,尤其是在此刻饮酒微醺之时,内心的情感更加自由。此时我不禁想到远方的友人,便高歌一曲,直至竹林的阴影中。
申涵煜(约1640-1700),字君舲,号涵煜,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他的诗风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当时文人推崇。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及对友人的思念,具有较强的情感表现力。
此诗作于重阳节时,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对逝去岁月的反思。诗人在这个节日与友人一起登高,饮酒畅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惜。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秋季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及深刻的情感体验。开篇描绘了一个适合登高的美好下午,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人在登高时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既显现出对自我年华的感慨,也反映了对生命短暂的无奈。随着秋天的来临,大雁南飞的景象引发了诗人更深的思考和感怀,象征着时间的推移和人生的旅途。
“渺然烟外水”表达了对远方事物的思索,尤其是在饮酒微醺的状态下,内心的感受愈发强烈。诗的最后两句则以“狂歌”来展现诗人对友人的思念,这种情感在竹阴下的高歌中得到了释放,表现出了一种洒脱和自由的精神。
整首诗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更有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传达出一种豁达、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观察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人生的感慨
D. 以上皆是
“狂歌到竹阴”中的“狂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欢快
C. 怀念
D. 忧虑
“秋从过雁深”中的“过雁”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时间流逝
C. 自然
D.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