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虎丘》

时间: 2025-07-29 16:18:29

诗句

古寺寒烟际,郊晴问短筇。

船来先见塔,坐定始闻钟。

黄叶连高级,朱栏间老松。

平生思胜迹,延赏惜秋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8:29

原文展示:

古寺寒烟际,郊晴问短筇。
船来先见塔,坐定始闻钟。
黄叶连高级,朱栏间老松。
平生思胜迹,延赏惜秋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到达虎丘时的景色和感受。古老的寺庙在寒烟中若隐若现,郊外的晴空中我向着短杖询问。船只靠近时,首先看到的是塔影,坐定后才听到钟声的悠扬。地上黄叶与高处的云彩相连,朱红的栏杆旁有古老的松树。回想自己一生追寻的胜景,感叹此刻秋天的美丽与珍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烟:寒冷的烟雾,指寺庙周围的雾气。
  • 短筇:短的竹杖,古人出行常用。
  • :指虎丘的塔,象征着历史的痕迹。
  • :寺庙的钟声,具有宁静和庄重的气氛。
  • 黄叶:秋天的落叶,象征时光流逝。
  • 朱栏:红色的栏杆,增添了一种古典的美感。
  • 老松:古老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寿。
  • 胜迹:胜景、名胜,指令人向往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 秋容:秋天的景色,带有一种感伤和美丽。

典故解析:

  • 虎丘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诗中提到的塔即为著名的虎丘塔,象征着历史的积淀与文化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申涵煜(生平简略),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追求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作品多描绘名胜古迹,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时代背景是社会安定,文人们常常游览名胜,写诗吟唱,诗人通过描绘虎丘的景色,表达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秋色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虎丘》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古寺的静谧与秋天的美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细腻观察。开篇描绘寒烟萦绕的古寺,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随着“郊晴问短筇”的描写,诗人将读者的视线从古寺转向浩瀚的自然,短筇不仅是出行的工具,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探询与反思。

“船来先见塔,坐定始闻钟”一句,描绘了船只驶近时对塔的第一印象,以及坐定后那种静谧的钟声所带来的内心感受,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带给人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思考。

接下来的“黄叶连高级,朱栏间老松”,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秋天的景象,黄叶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无常,而老松则代表了坚韧与生命的延续。这种对比使整体意境更为深远,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最后两句“平生思胜迹,延赏惜秋容”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当下秋景的珍惜与感慨。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苦短的深刻思考,让读者在美景中感受到一丝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寒烟际:古老的寺庙在寒冷的烟雾中隐现,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
  2. 郊晴问短筇:在郊外晴朗的天气中,向着短杖询问,表现了诗人出行的状态。
  3. 船来先见塔:船只靠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塔,表现了对古迹的重视。
  4. 坐定始闻钟:坐下来后才听到钟声,强调了安静与思考的过程。
  5. 黄叶连高级:秋天的黄叶与高空中的云彩相连,象征着季节的变化。
  6. 朱栏间老松:红色栏杆旁有古老的松树,增加了画面的古典美感。
  7. 平生思胜迹:回忆一生追寻的胜景,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8. 延赏惜秋容:延续着欣赏与珍惜秋天的容颜,表现了诗人对当下的感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古寺寒烟际,郊晴问短筇”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烟、塔、钟、叶、松)构建了一幅生动的秋日画卷。
  • 比喻:黄叶与老松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长久。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虎丘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生哲理与自然和谐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烟:象征着静谧与神秘,反映出古寺的悠久历史。
  • :代表文化积淀与历史的象征。
  • :象征着宁静与时间的流逝。
  • 黄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老松:象征着坚韧与长久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短筇”指的是什么? a) 短竹杖
    b) 短棍
    c) 短刀
    答案:a

  2. “船来先见塔”中的“塔”指的是哪个著名的塔? a) 钟楼
    b) 虎丘塔
    c) 观音阁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黄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秋天的山水景色,通过意象的运用展现了宁静与幽远的意境,与《虎丘》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山水的意境美。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艺术表现》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金缕曲·岁不尽四日,早起严寒,玩玉珩前日百花洲同游之作,辄为继声 金缕曲 金缕曲 周默庵夫人得顾二娘砚于农家,默庵寄示拓本,命赋。 金缕曲 坐周雪客兄弟遥连堂,感栎园先生旧事 金缕曲 其一 乙亥元日,时在鼎州 金缕曲 咏八仙宫黄杨,邀湘绮同赋 金缕曲 独步城西,过宝林桥看桃花 金缕曲·秋宵送别兰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榜题名 啸傲湖山 高字旁的字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普查 破却 包含检的词语有哪些 千古同慨 起膘 龜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包含于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渊渊 氏字旁的字 包含纱的词语有哪些 东睃西望 启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