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1: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1:18:52
雨中花 槐花
作者: 高濂 〔明代〕
十二珠帘阑曲曲。
昼阴浓叶分密绿。
满地屯云,当空蔽日,
枕箪敧寒玉。
澹金花落疑残菊。
怕西风惊蝉簌簌。
乱影疏星,碎摇凉月,
庭院怜歌曲。
在细雨中,珠帘似的槐花垂挂,曲折柔美。
白天阴云密布,浓密的叶子间分出一片片绿影。
地上满是聚集的云彩,遮住了阳光,
我靠在桌子上,手枕着寒凉的玉器。
淡淡的金花飘落,仿佛是残菊的花瓣。
我害怕西风吹动蝉鸣的声音。
庭院中,影子交错,星光稀疏,凉月摇曳,
我在此情此景中怜惜歌声。
此诗在描写雨中槐花的时节,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作者的情感体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槐花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高濂,明代诗人,字文彬,号千山。他的诗词以细腻、清新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
《雨中花 槐花》创作于他晚年,正值明代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对雨中槐花的描写,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事的感慨。
《雨中花 槐花》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阴雨绵绵的五月时节,槐花在雨中飘落的美丽景象。诗中“十二珠帘阑曲曲”以珠帘比喻槐花的姿态,生动而形象,令人眼前浮现出雨中槐花的柔美。接下来的句子将景物与情感结合,描绘了一个浓密的夏日,阳光被云层遮蔽,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寒意,表现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忧愁的心境。
“怕西风惊蝉簌簌”一句,通过对蝉鸣的巧妙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好时光流逝的忧虑。最后一句“庭院怜歌曲”,则在宁静的氛围中,回响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雨、花、风、月的交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幽雅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雨中槐花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十二珠帘阑曲曲”中的“珠帘”指的是:
A. 珠子
B. 槐花
C. 雨水
“怕西风惊蝉簌簌”中“簌簌”表示什么?
A. 大声
B. 轻微的声音
C. 风声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C. 对历史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