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7:0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7:02:27
送祝八之江东赋得浣纱石
作者:李白
西施越溪女,明艳光云海。
未入吴王宫殿时,浣纱古石今犹在。
桃李新开映古查,菖蒲犹短出平沙。
昔时红粉照流水,今日青苔覆落花。
君去西秦适东越,碧山青江几超忽。
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
这首诗描绘了西施的美丽与浣纱石的悠久历史。西施是越溪的女子,容貌如云彩般明艳。在她未曾入吴王宫殿之前,浣纱的古石至今仍在。桃李花盛开,映照着古老的查树,菖蒲依旧短小地生长在平沙之上。往日的美人映照在流水之中,如今青苔覆盖了落花。你离开西秦,前往东越,碧山青江转瞬即逝。如果你到天涯去思念故人,不妨在浣纱石上仰望明月。
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不羁的个性和高超的诗才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人生和情感,风格多样,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白与友人祝八分别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浣纱石作为象征,连接了历史与个人情感。
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施和浣纱石的意象,展现了李白对美的追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西施的美丽与浣纱石的历史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李白以“明艳光云海”来形容西施,体现了她的绝世容颜;而“浣纱古石今犹在”则暗示着历史的延续与不变。桃李新开、菖蒲犹短的描写,表现了自然的生机与岁月的流逝。最后,李白以“若到天涯思故人,浣纱石上窥明月”结束诗篇,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尽追忆。这种情感在李白的诗中常见,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明艳光云海”与“青苔覆落花”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李白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浣纱石”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填空题:李白在诗中以“明艳光云海”来形容____的美丽。
判断题:诗中“青苔覆落花”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对/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