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31
惜黄花慢 同彊村老人作
作者:陈曾寿
托命孤芳,剩十年魂梦,长绕伊行。
小廊回处,凤城西畔,几回烛底,仔细秋妆。
当时一笑天能妒,便拚断故国遗香。
枉断肠,寒畦生事,检点苔荒。
移根瘦损堪伤,更一枝轻折,长惹思量。
旧尘在眼,只馀清泪,佳期注脚,偏是斜阳。
人间原有相逢事,漫羞晕憔悴容光。
正夜长,背灯添影凄凉。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孤独和离别的深切感受。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夜晚,回忆起与爱人过去的点滴,感叹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的“托命孤芳”,意味着将自己的命运寄托在孤独的花朵上,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惆怅。小廊的回忆与凤城的景色交织,烛光下的秋妆更添了几分悲凉。诗人感叹当年一笑之事竟让天妒,心中遗憾的故国香气已断,令人心伤。寒畦的苔藓与移根的花枝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尽管眼前的泪水与斜阳映衬着旧日的情怀,然而人世间原本就有相逢的事,最终留下的只是对容颜憔悴的羞愧与伤感。夜晚漫长,背灯独坐,更添一层凄凉。
作者介绍
陈曾寿,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闻名。其作品常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风格独特,深得读者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描绘,寄托了对故国和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惜黄花慢》是一首充满了情感与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对失去的美好回忆的怀念。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考究,孤芳、烛光、秋妆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了一个充满秋意的情感世界。诗中的情感流露自然,既有对往昔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无奈。在“当时一笑天能妒”一句中,诗人将个人的爱情与宇宙的无情相对比,表现出深深的遗憾与无奈。尤其在“旧尘在眼,只馀清泪”这一句中,诗人用清泪来映衬内心的悲伤,极具感染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仗,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底。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执着与对失去的惋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广泛的人生哲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托命孤芳”意指什么?
“当时一笑天能妒”中的“天”指代什么?
诗中提到的“佳期注脚,偏是斜阳”强调了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曾寿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前者充满了惆怅与思念,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由与生命的探索。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对于理解清代诗人的创作背景与情感表达有很大的帮助。